紫砂壺的選購三規(guī)律
選購紫砂壺有很多方法和手段,無論是新手還是老手都能說出一二,但是選購紫砂卻離不開三條規(guī)律。
選購紫砂究竟離不開哪三條規(guī)律呢?今天就帶為您一一道來。
第一:好泥不細
一塊好玉,不會把它切成碎玉來賣。同樣,上乘的紫砂礦,不會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說礦石粉碎要花錢,如果紫砂的質感降低了,泥性變差了,壺也會賣不起價。壺家不會做這種費力不討好,有錢不會賺的事。所以“好泥不細”。
當然,用洗泥法練泥的細料和粉碎中產生的細料,俺可就顧不上了。反正料太細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點紫砂味,不要也罷。
第二:好工不差
中國的四大名繡,沒有哪家把花繡在麻袋上,所以稍貴一點的壺都不會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壺價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錢多了。不會有壺家在爛泥上下苦功夫,這樣的壺家早已經餓死了;也不會有壺家在好泥上用爛工,這樣的壺家已經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腦袋往“工藝師”的堆里扎,只是想貼個“工好”的標簽。爛泥爛工只能忽悠菜鳥,要忽悠“行家”還是要一點成本的。
所以壺家不會用“泥”來拖累“工”。除非“燒”壞了——壺燒壞了,或者腦子燒壞了。所以,重“工”的壺友比重“泥”的壺友少交了好多學費。
第三:好料不加
首先說明這條規(guī)律不適用為特定藝術目的和原礦料互配的加料行為。一種泥料,加料比不加料賣的價錢要高,而且加料的錢要不找回來,壺家一定會被老婆罵得狗血淋頭。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會加好料。加料會讓紫砂“看起來更好”,除了特定的藝術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讓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料加得越多就離“紫砂”越遠。對壺友來說,“加料”所得到的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而失去的卻是紫砂最可寶貴的天然屬性和人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