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赤白痢。用鴨跖草煎湯每日服。
3、喉痹。用鴨跖草汁點(diǎn)喉。
4、痔瘡腫痛。用鴨跖草、碧蟬兒花一起,搓軟敷貼患處。
19、垂盆草
靠水的田間地頭有甘淡微酸,涼。能清熱解毒,消癰腫、利尿,解蛇毒。
20、燈籠草
這個(gè)就不用多說(shuō)了相信小時(shí)候經(jīng)常采食酸平。清熱解毒,利尿止血,消腫散結(jié)。
21、蒼耳子
散風(fēng)濕,通鼻竅。用于風(fēng)寒頭痛、鼻淵流涕、風(fēng)疹瘙癢、濕痹拘攣。
22、馬蘭
也是一種常見(jiàn)的野菜。又名:馬蘭頭、階前菊、雞兒腸、紅梗菜等。菊科馬蘭屬。藥用全草。性涼,味辛。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jīng)。涼血,清熱,利濕,解毒。
23、薺菜
薺菜是一種常見(jiàn)的野菜,既可炒食、涼拌,又可作餃子餡。又名:護(hù)生草、香田薺、攬鼓菜等。十字花科薺菜屬。藥用全草。性平,味甘。入手少陰、太陰、足厥陰三經(jīng)。和脾,利水,止血,明目。治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jīng)過(guò)多,目赤疼痛。
24、小薊
野菜之一。又名:刺兒菜、貓薊、刺蘿卜、刀菜、野紅花等。菊科薊屬。藥用全草或根。性涼,味甘。入肝、脾二經(jīng)。涼血,祛瘀。止血。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傳染性肝炎,創(chuàng)傷出血,疔瘡,癰毒。
25、水芹菜
野菜之一。傘形科水芹菜屬。藥用全草。性涼,味辛。平肝,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高血壓,失眠。如自己采摘,須注意另有一種毒芹,植株粗壯,一般生長(zhǎng)分散,而水芹菜則在水邊或濕地成片生長(zhǎng)。
26、天胡荽
別名:破銅錢、雞腸菜、盆上芫茜等,傘形科破銅錢屬。藥用全草。性寒,味苦辛。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黃疸,赤白痢疾,淋病,小便不利,目翳,喉腫,癰疽疔瘡,跌打損傷。
27、酢漿草
別名:三葉酸草、醋母草,鵓鴣酸等。酢漿草科酢漿草屬。藥用全草。性寒,味酸。入手陽(yáng)明、太陽(yáng)經(jīng)。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消腫,解毒。治泄瀉,痢疾,黃疸,淋病,赤白帶下,麻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疔瘡,癰腫,疥癬,痔疾,脫肛,跌打損傷,湯火傷。
28、卷耳
中藥名:婆婆指甲菜,別名:瓜子草,高腳鼠耳草。石竹科卷耳屬。藥用全草。味甘。清小便熱癥。
29、漆姑草
別名:珍珠草、地松。石竹科漆姑草屬。藥用全草。性涼,味苦辛。治漆瘡,禿瘡,癰腫,瘰疬,齲齒,小兒乳積,跌打內(nèi)傷。
30、通泉草
中藥名:綠蘭花,別名:虎仔草、石淋草、膿泡藥。玄參科通泉草屬。性涼,味微甜,無(wú)毒。藥用全草。消炎,解毒。治癰疽疔腫,燙傷。
31、波斯婆婆納
中藥名:腎子草,別名:燈籠草、波斯水苦荬。玄參科婆婆納屬。
性平,味辛苦、咸。藥用全草。解熱毒,治腎虛,療風(fēng)濕。
32、澤漆
澤漆利尿消腫,化痰散結(jié),殺蟲(chóng)止癢。用于腹水、水腫、肺結(jié)核、頸淋巴結(jié)核、痰多喘咳、癬瘡。
33、狗尾巴草
別名:綠狗尾草、谷莠子、莠、狗尾巴草、光明草、阿羅漢草和狐尾。主治:除熱,去濕,消腫。 治癰腫,瘡癬,赤眼。
34、黃花菜
黃花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蕾,味鮮質(zhì)嫩,營(yíng)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花粉、糖、蛋白質(zhì)、維生素C、鈣、脂肪、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所必須的養(yǎng)分,其所含的胡蘿卜素甚至超過(guò)西紅柿的幾倍。黃花菜性味甘涼,有止血、消炎、清熱、利濕、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對(duì)吐血、大便帶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療效,可作為病后或產(chǎn)后的調(diào)補(bǔ)品。
35、一串紅
藥用部分為全草,生長(zhǎng)期皆可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
36、鴨舌草
鴨舌草食療作用:鴨舌草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痢疾、腸炎、急性扁桃體炎、丹毒、疔瘡等。也可用于急性支氣管炎和百日咳。
37、鳳眼蘭
別名:水葫蘆、水浮蓮。以全草入藥。春夏采集,洗凈,鮮用或曬干。
38、蘭花參
補(bǔ)虛,解表。治虛損勞傷,咳血、衄血,自汗、盜汗,婦女白帶,傷風(fēng)咳嗽,胃痛,瀉痢,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