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補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在醫(yī)學臨床上的應用很廣泛,因為骨碎補功能主治的疾病很多,所以很多人會把骨碎補列入家庭常備的藥材名單中,下面三九養(yǎng)生堂的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骨碎補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目錄
3、骨碎補的功效有哪些 4、骨碎補實用選方有哪些
7、骨碎補的副作用有哪些 8、怎么鑒別骨碎補的真假
骨碎補的簡介
形態(tài)特征
骨碎補為直立草本,高40至70厘米左右,直徑8至12毫米左右。
骨碎補的葉子密集于莖的頂部,葉片呈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2到47厘米,寬4到9厘米左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漸狹,葉面無毛,葉背密被銀白色的長柔毛,基部膨大成關(guān)節(jié),被大量的銀白色長柔毛,葉舌明顯2裂,長0.6—1(—2)厘米,裂片圓形,密被銀白色長柔毛,葉鞘淡綠色,密被銀白色長柔毛。
穗狀花序卵形或狹卵形,長4.5到5厘米,淡白色或先端微紅色,從根莖基部抽出1至3枚,花序梗纖細,長3到13厘米,隱藏于土中,具微白色、疏被柔毛的鱗片,苞片先端具紅色短尖頭,外苞片寬卵形,長4到4.2厘米,寬2.6到2.8厘米,內(nèi)苞片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3.8到4厘米,寬1.4到2.3厘米,花純白色,小苞片長2.4到2.6厘米,直徑4到6毫米,被銀白色的長柔毛,側(cè)裂達基部,先端全緣,花萼管狀,長1.3—1.5厘米,直徑4—5毫米,先端具不等的3齒,被銀白色的短柔毛,花冠管長4.5—5厘米,直徑約3毫米,無毛。
裂片不等長,無毛,背裂片披針形,長2.8—3.1厘米,寬8—10毫米,側(cè)裂片狹披針形,長2.2—2.5厘米,寬5—6毫米,唇瓣扇形,無毛,中裂片寬倒卵形,長2.5—3厘米,寬2—2.5厘米,先端明顯下凹,側(cè)裂片(側(cè)生退化雄蕊)倒卵形,長2—2.4厘米,寬1—1.2厘米,雄蕊長約2.5厘米,無毛,花絲長約2毫米,無毛,花藥長約1.3厘米,黃色,藥隔附屬體長約9毫米,黃色,子房白色,被銀白色的長柔毛,花柱線形,無毛,柱頭具睫毛,上位腺體線形,長約3毫米。蒴果幼時三棱狀卵形,長約3厘米,寬2厘米,微白色,具銀白色長柔毛,先端冠以宿存而被長柔毛的花萼,種子倒卵形,長約3毫米,微白色(未成熟的種子),包以白色假種皮?;ㄆ?月。
生物特征
大葉骨碎補,又名:硬骨碎補、華南骨碎補。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根狀莖粗壯橫走,連同葉柄基部密生披針形、膜質(zhì)、棕色鱗片。葉近生,紙質(zhì),無毛,葉柄及葉軸棕色,葉片三角形,長寬各約60~90厘米,4回或5回羽狀分裂,頂部漸尖并為羽裂,羽片互生,有柄,基部一對大,中部以上逐漸變小,小羽片有短柄,連同小羽軸有狹翅,末回裂片斜三角形,常二裂成不等長的尖齒。
孢子囊群生于小脈中部稍下的彎弓處,或生于小脈分叉處,囊群蓋盅形。
附生于巖石或樹干上。分布廣東、廣西、臺灣、云南。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莖長而橫走,密生闊披針形的鱗片,邊緣有不規(guī)則細鋸齒。
骨碎補的葉遠生,葉柄硬直,長約10厘米左右,葉片呈三角狀五邊形,長寬基本相等,約8~14匝米,4回羽狀細裂,基部一對羽片大,長寬各約5~7廈米,末回裂片長圓形,寬1.5~2毫米,鈍尖,頂部二裂為不等長的粗鈍齒,葉脈單一或交叉,每齒有小脈1條。孢子囊群生于小脈頂端,囊群蓋盅狀,向邊緣開口,成熟時孢子囊突出口外,覆蓋裂片頂部,僅霉出外側(cè)的長鈍齒。
附生于石山。分布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