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灸法禁忌
1、穴位禁灸,如啞門、風府、天柱、承光、頭臨泣、頭維、絲竹空、攢竹、睛明素蓼、禾蓼、顴蓼、迎香、下關、人迎、天牖、天府、周榮、淵液、乳中、鳩尾、腹哀、肩貞、陽池、中沖、少商、魚際、經渠、地五會、陽關、脊中、漏谷、陰陵泉、條口、犢鼻、陰市、伏兔、髀關、申脈、委中、殷門、承扶、白環(huán)俞、心俞等。
2、病證禁灸:病在三陽不宜灸,陰虛內熱者不宜灸,表證不宜灸,溫熱病不宜灸,濕熱病不宜灸等。
3、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及臨床實踐看,過去古代的禁針、禁灸有時代的局限性,現(xiàn)代臨床實踐中,許多禁忌已經不存在。因此,這些論述僅供臨床參考。
三、針灸意外事件的預防
1、過于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饑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采取臥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穴位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小兒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fā)性出血,損傷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qū)、胸背、腎區(qū)、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恥骨聯(lián)合區(qū)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刺對某些病癥確實有極好的療效,但并非萬能,特別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療,應根據(jù)情況及時采用綜合治療,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發(fā)揮針灸的作用。
針灸刺激身體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
針灸刺激身體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的作用,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人們在針灸治療時都希望選名醫(yī)。其實針灸療法的效果并不完全取決于醫(yī)生。在一定程度上,患者機體的功能狀態(tài)決定著針灸的治療效果。
同樣的疾病,老年人的治療效果一般要比年輕人的差,體質虛弱者的治療效果一般要比平時體質較好的人差。這是因為老年人、體質虛弱者的身體反應能力和調節(jié)能力下降了,對刺激而產生的反應要小一些。
專家表示,針灸是通過刺激對人體進行調節(jié)來達到治療目的。而調節(jié)的“度”是由機體自身掌控的。比如有些人干咳,開始的原因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咳嗽,如果不及時治愈,反復的劇烈咳嗽可能會使大腦的咳嗽中樞興奮性增強。如此一來,即使呼吸道問題得到解決,其干咳可能仍會繼續(xù)。對于這種情況,如果長期吃鎮(zhèn)咳藥,其副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而針灸治療既有效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