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趬糁畜@醒者,加生龍骨、生牡蠣。
③動則心慌氣短者,加太子參、麥冬、五味子。
④恐懼不能獨臥者,加炒棗仁、熟地、柏子仁、枸杞子、五味子。
?、萏衲仯}滑者,加竹茹、枳殼、半夏、膽星。
2.心脾兩虛
主癥:心悸氣短,失眠多夢,思慮勞心則甚。
兼次癥:神疲乏力,眩暈健忘,面色無華,口唇色淡,納少腹脹,大便溏薄。
舌象:舌質(zhì)淡,苔薄白。
脈象:細弱。
分析:心脾兩虛主要指心血虛,脾氣弱之氣血兩虛證。
思慮勞心,暗耗心血,或脾氣不足,生化乏源,皆可致心失血養(yǎng),心神不寧,而見心悸、失眠多夢。
思慮過度可勞傷心脾,故思慮勞心則甚。
血虛則不能濡養(yǎng)腦髓,故眩暈健忘。不能上榮肌膚,故面色無華,口唇色淡。
納少腹脹,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均為脾氣虛之表現(xiàn)。氣血虛弱,脈道失充,則脈細弱。
治法: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
方藥:歸脾湯。
加減
①心煩口干者,加玉竹、麥冬。
②腹脹納呆者,加生麥芽、生谷芽。
?、坌膭蛹旅}結(jié)代者,用炙甘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