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上午先予一只蜜蜂螫刺病人腰椎二側(cè)皮膚,10秒鐘后拔出,若無明顯反應(yīng),下午在另尸側(cè)皮膚上再用一只蜜蜂螯刺,1分鐘后拔出。
若半小時內(nèi)僅有輕度反應(yīng)(紅腫范圍直徑在5毫米以內(nèi)),體溫、血壓、尿常規(guī)無明顯變化者,為陰性。
若呈中度局部反應(yīng),須進(jìn)行脫敏后,再行治療。
具體方法:局部?,F(xiàn)消毒,用攝于輕輕夾住蜜蜂頭部,使其腹部末端接觸皮膚,蜜蜂即彎曲腹部伸出尾部的鉤針刺人。
30分鐘后用鑷子拔出螫針,再行局部消毒,每日1次,蜜蜂只數(shù)可逐漸增多,多一次用20余只。
銷灸
取穴:督脈(大椎穴腰俞穴)。
敷藥制備:斑席粉(50%麝香,20%斑螫粉,15%丁香粉,肉桂15%)1-1。8克,去皮大蒜500克搗爛成泥,陳艾絨200克。
病人俯臥裸露背部,在脊柱上作常規(guī)消毒,涂上蒜計,在脊柱正中線瞰上斑麝粉,并在脊柱自大椎穴至腰俞穴處鋪敷2寸寬、5分厚的蒜泥一條。
然后在蒜泥上鋪成長蛇形艾注一條,點燃艾注頭、身、尾三點,讓其自然燒灼。
燃盡后再繼續(xù)鋪艾注施灸(一般以2-3壯為宜)。
灸畢移去蒜泥,用濕毛巾輕輕揩干。
時間在夏暑三伏天,以白天為宜。灸后起泡可田消毒外挑破,用藥棉指干,再涂上龍膽紫。
軟位注射
取穴:上肢肩骼、曲地、外關(guān)、陽地、合谷,以曲池、外關(guān)穴為主。
下肢:鶴頂、陽陵泉、犢鼻、絕骨、解溪、昆侖、太沖,以陽陵泉為主。
腰背:大椎、身往、大杼、至陽、命門,以大抒穴為主。
藥物:迫風(fēng)速注射液(由風(fēng)仙、透骨草、骨碎補等藥制成)。
每次穴位注射時選用3-6穴位,每穴注射藥液0.5--0.8毫升,10次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