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知識 原來早在這個時候就有五官科了

  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現在西醫(yī)里面的一些科室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哦,比如五官科。鼻科病、眼科疾患、喉科病、口齒病、耳科病我國古代的時候很早就出現了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么時候就已經有了五官科了吧。

  相信,我們都知道,五官科其實是西醫(yī)科室里面的一種分類,但是它的起源是什么時候你知道嗎,其實我們甚至可以遠溯至扁鵲時代。

  雖然它當時是以耳目二種官能退縮,以代表老人病為多見,但總算有了這方面的萌芽。到隋唐時代,五官中的齒科急速形成,原因是和當時大量蔗糖及制糖法的輸入有密切關系。開始將口齒耳目病并為一科,作為“醫(yī)學校”的必修之課,五官科也就開始形成了。牙科也已發(fā)明了金屬補齒之法。

  眼科疾患

  在《巢氏病源》中已有38種之多,這顯然是隋以前眼科醫(yī)學的集結。此時印度的眼科已傳入中國,先后有《龍樹菩薩眼論》、謝道人所傳《天竺眼論》。著重敘述了內障方面關于清盲和白內障、飛蚊癥等眼病的發(fā)病原因和治療要點。

  在治療上面,一時通過內服和外敷藥物來清肝除翳,第二就是通過刀剪、烙鐵、拉鉤等器械來實行割治術。

  耳科病

  此時已診斷出有多種原因致病。其中主要的是和人體臟腑傳變理論取得聯系,進而斷病論方,進行對癥治療。

  鼻科病

  在五官科中是比較落后的?!冻苍础分兄皇蛰d了11個論候。其中唯鼻衄一癥,包含廣,敘述也較多。它概括了習慣性出血,以及近似紫斑病的癥狀,或者包括再生性白血病的病因在內,唐時確認的鼻疳,近似于現代的鼻咽癌癥。至16世紀,陳實功的《外科正宗》中,有用銅棒取瘜肉的記載。

  喉科病

  隋唐時對喉科病的認識,也是多沿續(xù)前代知識,雖有喉肌麻痹,喉頭結核,炎熱聲啞等癥狀的論述,但多較浮淺,對有些疑難癥如白喉等的解釋,同現代醫(yī)學觀點是大不相同的。但對于“尸咽”(蟲蝕于喉)癥,論及較多較細。

  口齒病

  隋唐時雖已立于學館,但無新的發(fā)展,如《巢源》中記載了六七種蟲齒病,歸納起來,仍不外乎一些齲齒的病狀而已?!妒セ荨氛f,其主要病因是:“飲食甘肥,不能揩理,宿食在于齒根,腐臭之氣,淹漬于齒而來。”至唐時,我國又創(chuàng)造汞合金的充填牙齒法,較西方醫(yī)學要早800余年。而齒疳疾病、沈唇、唇核等,可能與當今的口腔狼瘡、口唇癌、齒頷癌、水癌(宋人稱為走馬疳)有關。

  中醫(yī)看五官查疾病

  (一)如果你通過覺得眼睛看不見東西了,那么這就可能是肝功能衰弱的標志。

  (二)嗅覺越來越不靈了,這是肺功能衰弱的標志。

  (三)嘴唇感覺變遲鈍了,這是胰臟功能衰弱的標志。胃部受到侵害時,嘴唇會變得干燥甚至破裂。

  (四)耳朵聽不清聲音了,這是腎功能衰弱的標志。腎功能受阻多.是坐著工作的人,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更應注意。

  (五)味覺遲鈍嘗不出味道了,這是心功能衰弱的標志,當口中干澀,感覺不出食物的滋味時,要注意心臟發(fā)生病變。

  五官不適發(fā)出的疾病信號

  五官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與身體的五臟是息息相關、唇齒相依的。如果五官感覺不舒服,那五臟也正逐步地發(fā)生功能衰弱,從而產生了疾病。

  1、眼睛忽然經常發(fā)花,眼角干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臟功能衰弱的先兆。

  如果按一按肝臟的四周,就會有發(fā)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y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有時用眼不當也會影響到肝臟。

  2、耳朵老是嗡嗡作響,聲音也聽不太清。這是腎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有時還會伴隨著腳痛、腰痛、尿頻等癥狀,工作過于勞累的人尤其是要注意,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少飲酒、少吃姜、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3、嗅覺不靈敏,經常咳嗽,有時甚至呼吸困難。這是肺臟功能逐步衰弱的標志,病人首先要注意飲食,戒煙或者控制吸煙量,也不要和經常吸煙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鮮瓜果和蔬菜,加強體質鍛煉,防止肺部合并癥發(fā)生。

五官與疾病 五官科的起源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常可以看到煮...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