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強調“俘獲”而非“排斥”的兼容性。
“控”不是通過建立某種對立面來喚醒凝聚力,“控”永遠是點對點的。再多的沖突,通過“控”也可以融洽,尋找交集。一個人既可以喜歡谷歌的理念也可以狂“粉”蘋果的產品;在瘋狂生吃茄子的同時,也拿綠豆大把大把地煮湯喝……
3、語境削弱了詞語的調侃性。
“控”的淺白意思是偏愛、著迷.受制和不由自主,但是人們在使用它的時候,語境是輕的、隨意的、中立的和潤侃的,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當一個人說自己是“xx控”的時候,他(她)的意思是,承認自己很著迷,但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通過說出自己是“控”而消解了“控”的強度,這其實體現(xiàn)了人類進入后工業(yè)化社會以后一種典型的后現(xiàn)代心理學特征。
4、自愿和非對抗條件下的感染性,盲從性和易受暗示性。
“控”—旦產生,“控”與“被控”便循環(huán)感染,在短時間內以幾何級數(shù)的速度迅速增長和蔓延。先“控”帶后“控”,你“控”我延“控”,不信你不“控”。由此帶來的是對“控”的輕信和盲從,不管“控”什么,“控”把癮再說。“今天,你xx控了嗎?”一度成為前衛(wèi)和時尚的代言。在“控”的暗示下,眾多人被茄子、綠豆“控”著,面黃肌瘦終不悔,為“控”消得人憔悴。殊不知這盲從的背后,幾家歡樂幾家愁,“鹽于爺”總在“豆你玩”,“蒜你狠”老是“姜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