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與徽州臭豆腐
徽州臭豆腐,俗名“大呆臭”,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間創(chuàng)制。據說康熙皇帝品嘗后贊不絕口,特地御筆親書“青方”二字賜王致和。御醫(yī)曾將其列入宮廷食譜,從此名聲大振。慈禧太后也有吃臭豆腐的嗜好,還將其列為御膳小菜,它表面為芡、藍、黑綜合色,內里潔白如玉,聞著臭、吃則異香,獨具一番風味。與浙江紹興的臭千張、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勢,享譽海內外。
制法:
由腌肉鹵熬的膏、黑芝麻粉、箬皮灰、炒礬、老原鹵等多種原料配制而成,鹵缸的年歲越久越好。用八月白、六月黃優(yōu)質大豆,制成潔白光滑的豆腐,放入鹵缸中浸泡。
油煎法:入鍋用菜油煎炸,大呆臭自動封皮,且起皺,色澤灰藍見黃,煎好后撈出,加入配料,如辣椒醬、青蔥等。
燒燴法:用菜油在旺火燒鍋中將大呆臭煎烤至封皮微皺時,加入蔥末、姜末、紅椒片、白糖、精鹽、肉湯、醬油燒燴數分鐘,顛翻幾下,起鍋裝盤即吃。
另有蒸吃法、湯食法。
用法:
佐食,每日適量。
功效:
外焦里嫩,香味特異。可健腦強體,但多吃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