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用為綱
太極拳既然是拳,就是可以實戰(zhàn)的,太極拳之所以能在眾多的武術拳種中脫穎而出,大放異彩,絕不是靠空口說白話,而是一招一式地打出來的。只是在近代,才淡化了它的實用價值,而張揚了鍛煉健身價值。這本無可非議,因為文明社會,法制時代,不需要用拳頭來說話了。但是如果因此而遺失了太極拳本質的東西,那將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遺失。
太極拳的三重功能:養(yǎng)生、祛病、技擊,后者是龍頭,是導向,是目標,是高層次的體和用,因為它不僅要知己,而且要知彼;不僅要求自己練時把動作做得完滿無暇,而且要求在實戰(zhàn)中,在對方移動和防守的情況下也能把動作做出來;不僅要求能把動作做出來,而且要求做得效果好,用在對方的身上能達到預期目的??傊?,以用為綱,綱舉目張,我們在練習套路時就會本著高標準、嚴要求,就不會滿足于僅僅把動作完成。
有這樣一種說法,認為孫式太極拳遵從老子的哲學思想,從無為而始以達致無不為。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恬淡虛無達致人之心理、生理適應機能的雙重完善。所謂技擊,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互作用,當人之身心的適應能力漸臻完善時,自然能適應這種相互作用,故能產(chǎn)生“不求勝于人,而神行機圓人亦莫能勝之”的能力。
此話看似深奧,玄之又玄,卻大而無當,于拳事無補。“從無為而始”,這話就不通,要說虛無,干脆連拳也不練,什么都不做,不是更虛更無嗎?子日:不知生,焉知死。這是說的老實話。套用之:不知實,焉知虛;不知有,焉知無?要想達到虛無恬淡之境界,還得老老實實地從一招一式的有為做起。
具體到訓練中,首先要知道每一個動作到底是怎么用的,有的放矢,或日“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急用先學,立竿見影”,雖然帶有明顯的功利色彩,但確是實話。
如果一開始就提倡“恬淡虛無”,提倡“無為”,那么初學者會手足無措。這里存在一個誤區(qū),即“無為”不是什么都沒有,而是能做但不做,雖不做但隨時可做,老子講“無為”的目的不是為了“無”,而是為了“無不為”,也就是為了“有”,所謂“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為”是一種狀態(tài),是具有高度自組織能力的蓄勢待發(fā)狀態(tài),它不是穩(wěn)定的平衡態(tài),而是非穩(wěn)態(tài),一觸即發(fā)。
這種“無”不是空無一物,而是包含多種“有”,但又不專一于某一種“有”的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長期鍛煉的結果,只能出現(xiàn)在修煉之后,而不會自動出現(xiàn)在開始。所以,在練拳之初還是應從“有”人手,等到“有”積累多了,通過消化升華,把一個個“有”融會為大“有”,原來具體的“有”消失了,成為了“無”,去掉了形式而留下了內(nèi)涵,達到了高層次的“無”。這時的“無”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照前面的說法,只要把拳一趟趟練下去,就自然會有技擊的能力,這無異于天方夜譚,技擊的能力是嚴格訓練出來的,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所以,在一開始傳習時,不宜太強調“無為”,而是要“有為”,一招一式都從實際應用出發(fā),有目的地練習,也就是要“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舍此,則不啻緣木求魚。
從初學者的角度看,要想取得好結果,還得要從頭把過程一一走完,不可跨越階段。不會走者,當然不會跑,但是若連跑都沒有見過的人,走也走不好。所以,練拳要講打,要講用,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非如此則不足為拳也。關鍵是怎么講,如果一味濁氣拙力,死纏爛撞,就像現(xiàn)在許多人推手全用蠻力,全無招式,更無感覺,只能算作羊抵架,這樣打一輩子也與太極拳無緣。太極拳講打講用,是全從道理出發(fā),一招一式全從規(guī)矩而來,“九要”不可少,“三害”不可有,然后去體會“中和”之妙,虛實剛柔變換之趣。不講用的拳,不會打的拳,只能算作柔軟體操,皮毛而已,又何言哉。
具體到訓練中,要做到“練拳如有人,打手如無人”。前者是指無論站樁、練單式、練套路,都要有如與人相對抗的意念,這樣手腳便不會輕飄飄,便會有內(nèi)力產(chǎn)生。而到了真與人交手時,又要如入無人之境,“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不可有畏懼之心,這樣平時所學才能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