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氏太極拳是由孫祿堂先生創(chuàng)辦的,而孫氏內家拳樁功是由老先生的后代在孫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孫氏內家拳要領一致,動作簡潔很適和初學者,下面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孫氏內家拳樁功
孫氏樁功兩種功法。一曰“無極式”,一曰“三體式”。站無極樁可以站得很舒服,既是養(yǎng)生,又是能量的慢性積蓄,可以逐漸達于四梢,而且兩手兩足稍加變化即可用于迎敵。三體式的站法較為激烈,站之則體內可熱力蒸騰,較快出打斗的能力,出打斗的欲望,但較為辛苦。功效各有側重又互為補充。
無極式
面向正方,身子直立,兩手自然下垂,兩足開立呈九十度。其要領也完全一致;手足沒有動作;心內空空洞洞,一無所有;其氣混混飩飩,清濁不分。所謂“一氣渾然,形跡未露”是也。在無極式虛無之中生出“一氣”后,便自然而然開始“太極式”,身法由靜而動兩肩不可向下用力,下垂要自然,兩足為9O度之形式。兩足尖亦不用力抓扣,兩足后跟亦不用力蹬扭,兩腿似直而曲,身子如同立在沙漠之地。手足亦無往來動作之節(jié)制,身心未知開合頂勁之靈活,但順其自然之性,流行不已。心中空空洞洞,內無所思,外無所視,伸縮往來,進退動作,皆無征兆。身體內外之情景,如同雨天屋檐下之流水,似直而曲,如沐如浴。此式的鍛煉,在于恢復習者天然之性,啟發(fā)習者先天一氣之源。技擊不過是極盡個性伸張與發(fā)揮之形式。故“無極式”為百形之母,萬法之基。
先從動中求靜開始入手,要作到“沙地立桿”,“騰云駕霧”,要求是百會穴上頂,兩肩向外拉開,向內微含。把兩邊肩胛骨拉開,似的中間空,兩邊虎領筋抽緊,這個叫虎抱頭,左右兩手外翻,往下沉,兩胯朝里縮,力點坐滿于腳跟,不可朝前,往后,左右偏,一定要中正,腳趾不許扣,兩腳成90度夾角,兩眼平視,舌頂上顎,口水咽下。關鍵是坐滿腳跟,這時候腦子里所有的雜念都沒有了,空空洞洞,無陰無陽,無我無他,與大地混為一體,象騰云駕霧一樣。坐滿于腳跟一定要縮胯塌腰,這樣才能夠坐滿腳跟,才能自然提肛。無極式主要是動中求靜,一站架子,把所有雜念去處,同時產生深呼吸,叫真人呼吸,可以不用口鼻呼吸,孫公可將口鼻塞住練拳。全部用毛孔呼吸,叫還虛,也叫胎息功夫。
無極式,頭要頂,項要豎,目要平視,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虛合,舌要頂上腭,齒要相叩,兩肩下垂有松開意,兩肘下垂有包裹意,兩胯胯根要松,兩膝如起步時略帶彎曲,不可有死彎子,此時足根不扭,兩足足尖不扣,整個體重移置于兩足足根,兩足前心與地似離非離,似著非著,好象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象騰云駕霧,其目的要求做到虛無,搖搖欲墜的光景,即進入了靜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開小差,同時正因為把整個身體的重心平均分置與兩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貫臍下的腹式呼吸。要做到目無所視,耳無所聞,心無所思,與大自然渾為一體,有天地即我,我即天地的概念,絕對跨進靜的境界,才能有恬澹虛無,精神內守,頭頂而鉆是順勁,頭落而翻是逆勁,兩肩下垂是順勁;兩肘下垂有包裹意是逆勁;腰要塌,有往前往下按的意思;兩胯胯根要向后縮,即是松的意思,這是氣貫小腹時的關鍵性要著,才能把整個體重重心置于兩足足根,此時即能步入杳杳冥冥,恍恍惚惚的虛無境地,落實到靜的境界。
無極樁枯燥無味,應細心感覺自身,出現麻脹感時不要執(zhí)著,此皮毛之相。應靜心觀照,有時可能會有空亂之象,亦不要在意,此時亦有無極覺照。站無極樁應以站到一心不亂為高境界。若達到此境界,則三體式亦不成問題,全架只需練上幾日,即可成也。但若不能站到一心不亂,則每日擇一辟靜之處,站無極樁兩小時,只觀意之所向或觀己之呼吸,只觀吸或只觀呼,漸可入靜,待欲收式時,可直接變?yōu)槿w式,如此堅持一年兩載亦可小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