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也越來越被細化,營養(yǎng)不再單一,而是變得更加的均衡。但是也有這樣的時刻,就是明明是剛吃完飯就餓了,這就是俗稱的假餓現象。那么假餓具體有哪些表現和原因呢?我們如何改善這種問題呢?一起通過下文了解一下詳細情況,千萬別被“假餓”忽悠身體哦。
別被“假餓”忽悠身體
1、吃錯食物
假餓的癥狀:特別想吃甜食或者剛吃過飯就“餓”。
原因:這種癥狀往往是由于飯菜比較單一,里面缺乏纖維素和健康脂肪以及蛋白質,從而引起就餐之后血糖下降的情況。
建議:好吃點健康零食,如一塊新鮮水果、一把堅果、奶酪或花生醬等。
注意:飲食要清淡且適量,不要盲目充饑、大魚大肉,否則容易導致積食或者腸胃不適。
2、身體缺水
假餓的癥狀:通常情況下,如果身體中缺乏水分,會讓人出現一種饑餓感和干渴感的錯誤判斷,有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體內缺水,卻會出現一種饑餓的錯覺,原因也就在這里。
建議:當想要吃東西的時候先喝一杯水,等10~15分鐘,這樣就能判斷出是口渴還是真的餓了。
3、睡眠不足
假餓的癥狀:睡眠不足會導致體內負責饑餓感的激素紊亂,如果連續(xù)兩晚睡眠少于4小時,那么體內負責饑餓感的激素就會增加近一倍,而調節(jié)體內脂肪含量和食欲的激素會相對減少,這兩種激素的一增一減,會顯著增加饑餓感,同時使人對飽腹感麻木,也就會在無形中吃下遠遠多于身體正常運轉所需要的食物量。
建議:平時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如果一定要熬夜,熬夜過后感到饑餓的人要注意了,不要馬上就饑不擇食,應該等15~20分鐘,這樣就能判斷出是真餓還是假餓了。
4、運動之后
假餓的癥狀:現在大家都知道運動的重要性,但是有不少人在經過運動之后,會出現一種錯覺,那就是將疲勞感當成了饑餓感,然后就趕緊進食了。從本質上來說身體里控制食欲的激素和運動沒有直接的關系。
建議:運動之后的疲勞只需要補充一些特定的營養(yǎng)即可,比如說選擇雞肉或其他瘦肉,其中的蛋白質能夠補充運動過后肌肉所大量消耗的能量,另外還可以選擇糙米或其他全麥谷物。運動過后正確的飲食選擇,會讓身體能量更快地得到恢復,并且能夠更長時間地對抗饑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