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談
曾經(jīng)上課、開會時都會竊竊私語的我們,現(xiàn)在能抱著電腦或手機玩一天,且一言不發(fā)??萍嫉倪M步,本是為了讓溝通更便利,卻使得人們更加孤獨,變得不愛交談了。
沒手機、無線電話等現(xiàn)代通信設備使得傳統(tǒng)社交模式變得“不那么重要”。
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時,總是三心二意,看看電視或摸摸手機,會讓對話產(chǎn)生“延遲”,使對方覺得你缺乏誠意,進而影響人際關系。
因此專家提醒,每天要留出一定時間和家人交流,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少用電腦、打手機。平時多培養(yǎng)自己溝通的技巧,多和現(xiàn)實中的人去接觸。
讀書也是長壽密碼
讀書多少曾是衡量一個人身份的重要指標。但現(xiàn)在,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節(jié)目,讓太多的年輕人放下書本,坐到電視、電腦前。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調查發(fā)現(xiàn),2012年中國人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39本,遠低于韓國11本、法國20本、日本40本。與此同時,電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中國居民文化消費傾向問卷調查”顯示,“看電視”以62.6%的支持率位居第一。
《生命時報》聯(lián)合新浪網(wǎng)健康頻道進行的調查也顯示,盡管有81.4%的人認為看電視“久坐不動影響健康”,但還是有近1/4的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在5小時以上。
華以前的人讀書不僅是為了學習,這還是種娛樂放松的方式。但現(xiàn)在電視的樂趣明顯大于讀書,但電視看太多造成的危害也不少,如睡眠質量下降、青少年肥胖等問題也十分明顯。
遲毓凱呼吁,要把看電視的時間分給閱讀。德國研究發(fā)現(xiàn),13~15歲是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讀書應從孩子抓起。
吃得清淡
曾經(jīng),“粗茶淡飯”是老一輩人的飲食理念,可是“無肉不歡”的現(xiàn)代人已把“下館子”當成了常態(tài)。雖然在外面吃飯省去了做飯的麻煩,但“太油膩”已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近50克,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量的2倍。
“重口味、多油膩”的飲食方式,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陷入生活方式病。
解放軍第309醫(yī)院營養(yǎng)科主任張曄指出,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15克)油,一個月后體重就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近10公斤,吃得太油膩,除了導致消化不良以外,還容易引起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張曄說,要緩解油膩,首先應該建立合理的飲食習慣,多攝入不同種類的食物,注重保持膳食平衡,葷素搭配,避免飲食過于油膩、單調,盡量多吃應季、新鮮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