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養(yǎng)腎方式:“咬牙踮腳”、“兜腎囊”
以上兩種方法均用于男性強腎固精。所謂“咬牙踮腳”,是指男子如廁時要咬牙踮腳,可益腎強精,對于改善性功能效果突出,其法類似于“提肛法”(提肛法又稱"縮肛法",是配合呼吸作縮提肛門動作的一種鍛煉方法)。根據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中醫(yī)科陳建國教授解釋:從經絡角度看,踮腳尖有利于通暢足三陰經。這組經絡分布在大腿內側,上側為足太陰脾經,中間為足厥陰肝經,后方為足少陰腎經。肝腎脾都主升,三個臟腑都有激發(fā)中氣的作用,從而達到補腎固本、強精的效果。古人亦說過,如廁時要聚精會神,以防止腎氣泄露,這跟“咬牙踮腳法”的道理如出一轍。
關于兜腎囊,也叫鐵襠功,亦是古代男子強腎固精之秘方,尤適35歲以上的男子。北宋詩人陸游在《劍南詩稿》中寫道:"人生若要常無事,兩顆梨須手自煨,"下半句便為兜腎囊之精髓,所以陸游一生顛沛流離、歷經憂患仍高壽身健。關于兜腎囊具體內容本文不做論述。
直接的養(yǎng)腎方式:推揉腎經
中醫(yī)常說:腎經是寶藏,腳下有金礦。酉時推揉腎經也是強腎補精的好方式。關于推揉腎經的具體口訣為:腹部腎經要常推,腳上腎經有寶貝,涌泉照海和太溪,生命之水“腎”上來。足少陰腎經即腎經,是十二經脈之一,《靈樞·經脈》中:腎足少陰之脈: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后,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絡膀胱。足少陰腎經途經27穴,左右合54穴,以涌泉穴(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交點上)為例,睡前用熱水洗腳,浸熱涌泉,可促進氣血通暢、消除疲勞。其后搓揉涌泉,能溫補腎經,益精填髓,防治腰酸腿軟,下肢浮腫、降血壓、養(yǎng)肝,明目,治失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