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邵大亨的簡介
不知道邵大亨的人,單看名字,會以為是個財主或者老板。就像我們今天說的張總王總。沒承想,老爺子在中國紫砂史上占著一個相當(dāng)?shù)奈恢?。那么一個人,窮得叮當(dāng)響,脾氣又倔,就靠一手絕技、靠幾把茶壺傳世,簡直匪夷所思。
老皇歷不必翻了,什么嘉慶,什么道光,邵大亨的那個時代,并沒有讓他真正春風(fēng)得意?;鸸馔辽?,十里窯場,滿世界的陶器,聲響鏗鏘。邵大亨不做壺,還能做什么?那樣一條路,已被大家走得爛熟。拜師,學(xué)藝,做一個圓熟的匠人,滿手皸裂,躬背駝腰,把每天做的壺?fù)Q成白米,養(yǎng)家糊口,然后,風(fēng)雨剝蝕地老了,做不動了,像太陽一樣落山了,人也變成了一把老壺。
大亨不從。他不為五斗米折腰。沒有人見過他去廟里上香,他也不拜神仙、官宦,他不賣壺,視金錢如糞土。他喜歡玩,他吃什么呢?五谷雜糧,飽一頓餓一頓也沒有關(guān)系。終年是一襲加了補(bǔ)丁的短褂,素面朝天。這一方滋潤的水土竟養(yǎng)出個異人,沒有人能說得清他的身世。只知道,他挺著一臉麻子,從上袁村來。
上袁村,在中國紫砂史上是個近于“圣地”般的村落。從這里走出去的紫砂圣手,有惠孟臣、陳鳴遠(yuǎn)、黃玉麟、邵友亭、程壽珍、顧景舟、王寅春……
沒有找到邵大亨讀書的記載。與上袁村毗鄰的蜀山腳下,有一座聲名遠(yuǎn)播的東坡書院。想必,邵大亨會去那里走動,哪怕是旁聽。他會折下許多樹枝,在地上寫字;他是愛喝一點酒的,白酒。很烈的性子。邵大亨早期的壺,常用來換酒喝。豬頭肉是這里的窯工最愛的下酒菜。邵大亨是慷慨的,他荷包里那點可憐的碎銀子都用來買豬頭肉了。用荷葉包著的豬頭肉會特別的香,邵大亨喜歡和窯工們一起醉,邵大亨醒來的時候,窯工們已經(jīng)把他的壺?zé)昧?。那是什么樣的壺啊,魚化龍,太極八卦,仿鼓,井欄……仿佛神助,大亨的壺名不脛而走,大亨真的是大亨了。
邵大亨成名很早。但他的壺卻做得不多。他懶嗎?不,他不肯重復(fù)自己。他也沒有那么多的矯情。有關(guān)大亨壺的故事,在民間,像三國水滸、七俠五義,口口相傳。
一財主藏得一把大亨壺,視若性命;一日,侍女不慎,將壺打碎,財主暴怒而將其懸梁毒打,后又逼其投河。大亨聞知,以一新壺?fù)Q下侍女性命。財主見大亨囊中尚有好壺,欲出重金求之。大亨曰:壺不過泥丸小科,人卻是血肉之軀;敝壺造孽,差點害了小女性命!言畢,將壺擲地而粉碎,旋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