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針:主取運動區(qū),可酌情配取語言二區(qū)、三區(qū),視區(qū),平衡區(qū),舞蹈震顫區(qū)等。用26或30號針,快速捻轉針柄,每分鐘200次,持續(xù)2~3分鐘,留針5~10分鐘,再重復上述治療,捻針2~3次,每日1次,10~15次為1療程。治療中應注意嚴格消毒,避免頭皮感染。
穴位注射法:選大椎、足三里、陽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耳針法:選枕、皮質下、心、腦、腎、肝、脾、神門。毫針刺,或用撳針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6、推拿按摩法
頭部選百會、印堂、太陽、風池穴,上肢選肩井、曲池、尺澤、合谷穴,下肢選環(huán)跳、殷門、委中、陽陵泉、足三里、太溪、太沖、昆侖穴。失語加啞門、天柱穴;舌斜視加瞳子、睛明穴,此外必須加推督脈。
施術順序為四肢-頭-脊柱。手法宜平穩(wěn),由輕漸重,以不引起肌肉痙攣性收縮為要。一般先用摩法,逐漸改用揉法、滾法,推四肢時,由肢體遠心端逐漸推向近心端。每次15分鐘,隔日1次,3月為1療程。
7、綜合康復醫(yī)療
如運動(體育)療法,包括粗大運動、精細運動、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訓練;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認(鼻、耳等)、訓練抓物、持物、起坐、搖擺、扶行(背靠墻、面朝墻)、原地運動(彎腰拾物、抬腳訓練、單腳獨立、原地起跳)、行、跑;再如物理療法,包括神經(jīng)電刺激療法、溫熱療法、水療法;還有作業(yè)療法即能力訓練,但療效一般。
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方法如下:①手術;②矯形器;③水、電、光、聲療法;④語言、交流的治療;⑤運動功能的治療;⑥ADL訓練。
8、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是以運動學和神經(jīng)生理學為基礎,使用器具或者治療者徒手手技或利用兒童自身的力量,通過主動和被動運動,使全身和局部功能達到恢復和治療的方法。
(1)兒童腦癱運動療法的共同目標
①盡量使用正常方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