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單上膽固醇數(shù)值亮起紅燈,意味著身體發(fā)出“飲食警報”。從動物內(nèi)臟到油炸食品,哪些是高膽固醇人群的“飲食雷區(qū)”?本文結(jié)合《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帶您避開膽固醇“刺客”,守住心血管健康防線。膽固醇高不能吃什么?
一、膽固醇超標(biāo):飲食是關(guān)鍵“推手”
人體膽固醇來源分兩類:自身合成(占70%)與飲食攝入(占30%)。外源性膽固醇過量(每日>300mg)會打破代謝平衡,低密度脂蛋白(LDL-C,“壞膽固醇”)堆積易形成動脈斑塊。飲食干預(yù)可降低LDL-C水平10%-20%,是控脂第一步。
二、五大類高危食物清單
1.高膽固醇內(nèi)臟類
豬肝:膽固醇含量469mg/100g(每日建議攝入量的1.5倍),還含飽和脂肪加重代謝負擔(dān)。
蟹黃:每100g膽固醇達466mg,吃1只大閘蟹蟹黃即超單日限量。
2.飽和脂肪“重災(zāi)區(qū)”
動物油:豬油、牛油飽和脂肪占比超40%,加速膽固醇合成。
加工肉制品:香腸、臘肉含反式脂肪酸,使LDL-C升高同時降低好膽固醇(HDL-C)。
3.油炸與烘焙陷阱
炸雞、薯條:高溫油炸產(chǎn)生氧化膽固醇,比天然膽固醇危害更大。
奶油蛋糕:氫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每1g可使LDL-C上升5mg。
4.高糖飲品與零食
奶茶、可樂:過量糖分會轉(zhuǎn)化為甘油三酯,間接升高膽固醇。
膨化食品:薯片、鍋巴含大量油脂與鹽,加重血管負擔(d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