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草》:主婦人乳癰腫。
《本草圖經(jīng)》:敷瘡,又治惡刺及狐尿刺。
《本草衍義補遺》:化熱毒,消惡腫結(jié)核,解食毒,散滯氣。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疬結(jié)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綱目》:烏須發(fā),壯筋骨。
《醫(yī)林纂要》:補脾和胃,瀉火,通乳汁,治噎膈。
《綱目拾遺》:療一切毒蟲蛇傷。
《隨息居飲食譜》:清肺,利嗽化痰,散結(jié)消癰,養(yǎng)陰涼血,舒筋固齒,通乳益精。
《嶺南采藥錄》:炙脆存性,酒送服,療胃脘痛。
《山東中藥》:為解毒、消炎、清熱藥。治黃疸,目赤,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涼血利尿,催乳。治疔瘡,皮膚潰瘍,眼疾腫痛,消化不良,便秘,蛇蟲咬傷,尿路感染。
《上海常用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緩瀉。治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氣管爽,流火,淋巴腺炎,風火赤眼,胃炎,肝炎,骨髓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0.3~1兩(大劑2兩);搗汁或入散劑。
外用:搗敷。
禁忌
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
用量過大 常規(guī)用量煎服后,偶見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腹部不適及輕度泄瀉。大劑量(30g/kg)灌服煎劑3天,可見實驗兔子肝細胞及腎小管上皮細胞輕度濁腫,腎小管變窄,其它無明顯改變。小鼠和兔亞急性毒性試驗,尿中可出現(xiàn)少量管型,腎小管上皮細胞濁腫。
過敏反應 服用蒲公英煎劑、蒲公英酒浸劑后,個別人會出現(xiàn)蕁麻疹、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蒲公英注射劑靜脈滴注后,亦偶有寒戰(zhàn)、面色蒼白、青紫或精神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