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練習太極拳都追求一種感覺,就是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將周圍一切都能忘卻的地步,這也是太極拳練習的高境界。太極拳的特點就是動靜結合,無物似有無的感覺,用意控制肢體。太極拳的好處就是舒展自由,下面我們跟著太極拳教程學習一下。
習太極拳之金丹換骨的高境界
一是手心有熱、脹、麻感
這三種感覺若隱若現(xiàn)、時而有時而無的,練習時間長了,這種感覺會明顯起來。
二是丹田有內外旋、上下翻之感
筆者這里的丹田采用多數(shù)人的說法,是指下腹區(qū)域,即從百會至會陰畫一條直線,然后從命門至神闕畫一條橫線,以兩線交點為圓心覆蓋兩腎的區(qū)域。太極運行以丹田為核心,以腰脊為主宰,每一動作盡管是微動都應有丹田旋轉的訓練,繼而有所感知。
古人稱“腹有良謀”、“滿腹經(jīng)綸”不是沒有根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已檢測出腹部對中樞神經(jīng)的延伸作用,并稱腹部為第二大腦,因此練丹田感覺實質上練了中樞神經(jīng),練了大腦,練了聰慧。
三是動作運行有在水中、稀泥中動作之感
用手臂來說,手掌伸展似鐵板,手指如同鐵錘般。手推手手拉手如在水中運轉。
以腳而言,前進、后退、撤步及并步、插步都似乎在稀泥中移轉,有一定阻力,一腳輕虛,另一腳又必沉實,形成貓步。
四是整個身子有輕靈與舒適之感
一套拳打下來不應感到疲憊、勞頓、煩躁、憋悶、郁悶、躁動等,而是感到愉悅、輕松、靈便、寧靜、平和、舒適、愜意,似乎意猶未盡,越打越精神。
五是有內聽與返觀之感覺
習拳者在畫弧走圈中,對外物、外聲渾然不覺。耳聽呼吸之聲,聽自身血流奔流如蟲鳴之節(jié)律、如鐘鼓之余音,很靜很凈中又似乎連小草拔節(jié)、螞蟻爬行的聲音也能聽到;雙目似乎返觀體內、四肢百骸,對身后之物也似乎能看得見。
若習拳者有上述五種感覺,說明拳已經(jīng)練到了一個高的境界,只要堅持練習,就會達到延年收益的效果。
太極訓練感覺與一般感覺有共同點。一般感覺依賴人體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必須具有一定的感受性,還要依賴外部的刺激,兩者結合構成感覺域限。太極感覺也受一般感覺的規(guī)律支配,但與一般感覺有很大的差異,其表現(xiàn)主要有兩點。
1.心意主導性
意向性在太極感覺中起主導作用,當客觀并沒有刺激物刺激時,依靠心意導向,仍然可以引起感覺。比如,練拳中練搠式如風行于水,練按式如揭箱蓋活葉然后如按玻璃屏風,練擠式如錢投鼓,練捋式如箭穿蓮,練白鶴亮翅、練風
擺荷葉、練倒攆猴等時,盡管沒有白鶴、荷葉、猴子出現(xiàn),但都要有相應的感覺。
2.虛幻性
這是太極感覺的重要特征,既真實又虛幻,若有若無,真中有假,假中含真。在太極訓練拳境中,要做到老子所描述的恍兮惚兮,有象有物有精有真,但真中含虛妄、幻影。這是依靠心意達到的境界,如果這種感覺全真必執(zhí)著,而正是這種虛幻才使太極感覺比真還要真。
明確了太極感覺的特點,下面談感覺的方法。
1.意引氣行法
用意的前提是意境,即用意之境。有些習拳者不太注意意境,認為打拳則拳境自來,這是錯誤的。有的人練拳好多年還不能入境,這是很遺憾的。注意境界的感覺訓練對于初習者及成熟的習拳者都是十分重要的。老子日:清靜為天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