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普通人易得其毛,性情溫和者易得其皮,骨架粗厚、豪邁之人易得其肉,文人墨客多嗜好其骨,慧根深者可得其髓。尋常 太極高手,多得其一二。象楊露禪這樣毛皮肉骨髓具得且皆練至極高境界者,世所罕見。
馮志強太極拳十二個教學要領
一、松
全身要松開、松透、松凈,不使分毫拙力,體會并練習《巧勁》的運用,然后才能輕靈變化,圓轉自如。反此,若身體不松,那就只能是個挨打的架子。
二、沉
身能夠松透即是《沉》,氣沉則神凝,其用無窮?!稓狻房梢岳斫鉃轶w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它流遍于全身以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故與血液循環(huán)有密切的關系。
我們練拳時會感到手指發(fā)熱、發(fā)脹、發(fā)麻,甚至有刺癢或震顫等感覺,這些都是《氣血流注》的征兆。
練拳時要《氣沉丹田》,也就是利用意念和呼吸把《氣》由鼻端引導至丹田,只要時時保持腹松氣沉,呼吸自然就能夠緩、長、細、勻,丹田亦會有充實的感覺。
三、分虛實
所謂《陰陽相濟、虛實相輔》,也就是說,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不但兩腿要分虛實,兩手也要分虛實。譬如,常見的《左單鞭》,左腿實時右腿虛,重心分前三后七,也就是大部分的重心在左腳。
當重力和地面之反作用力成一直線時,身體便處于平衡之勢。將重心所在的腳當作軸,身體活動的角度便可大幅增加,進而發(fā)揮另一只腳的靈活度。以《左單鞭》來講,則右手為實左手為虛。
所謂《上下相隨、左右相連》,意思是說足手要互相呼應,而且左右對稱,虛實相輔,左足實左手則虛,但是,動則足手全動,靜則全體靜。
四、虛靈頂勁
此即前述《體用歌》中的《頂頭懸》。打拳的時候,要立身中正,下巴后縮,全身放松,含胸拔背、松肩沉肘,使頭頂與脊椎成一直線,還要將尾椎骨放松,使背部成一直線,同時讓重心落在腳底的“涌泉穴”上。
姿勢確實以后,頭頂上的“百會穴”會像是被一股力量所牽起,稱之為《頂頭懸》。含胸可固定肩關節(jié),使手臂推出時具有穩(wěn)定性,松腰則有助于氣沉丹田,下肢沉穩(wěn)而有力,再配合落胯和屈腿,就會保持端正的身型。
反之,就會如《體用歌》中所訓告我們的:《涌泉無根腰無主》。松腰、松肩、沉肘就是為了去除身上的贅力,使身體與四肢的靈敏度增加。
五、磨轉心不轉
所謂《磨轉》就是指《腰轉》,而《心不轉》是說要氣沉丹田,立身中定。所謂《腰如車軸》、《腰為纛》、《主宰于腰》。軸是車輪的中心,輪子在轉動時,軸并不隨之而動。
同理,纛是指旗桿,大旗在風中飄動時,棋面的幅度雖大,但旗桿只會微幅轉動,因此是整枝旗的中心。這也就是說我們練拳時,要立身中正,將身體想象成一個立體的圓球,接地的那一個小點便是《中》,由這一點伸延到頭頂便成為中軸。
太極拳是以心(意)行氣,以氣運身的運動,《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有云:《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
意思是說,練拳時要《作意》(指意念、心意)在中軸,氣沉丹田,一切動作變化皆由腰的中軸微轉所帶動,腰直且松可以確保中軸正直,全身才得以轉換靈活,一動全動,足手相隨,身體外圍才能動得大,發(fā)勁才能完整。
換言之,肢體上的動作不過是《意》的具體表現,我們平時在練功時,一舉一動都要作意而不用力(指拙力、僵勁),做到先意動然后形動?!扼w用歌》中提到的:《力學垂死終無補》,意思就是說,若是只知道用拙力與蠻勁,就算學一輩子也枉然。
六、似拉鋸之攬雀尾
意指兩人推手時掤、捋、擠、按的動作要有如拉鋸,彼此用力均勻,返復相推,暢通無阻。然而,推手的奧妙在于能有隨處變化,但是無論怎么變,無非是下述情況:其一是舍己從人,順對方之勢往往可得《走化》(走勁與化勁)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