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方能見效
每天進行運動時,可以靈活掌握,不必固定時間。
運動療法對消化性潰瘍的康復(fù)保健有一定作用,但非一日之功,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取得預(yù)期的效果。因為機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臟器官及肢體功能的完善、身體體質(zhì)的增強,是要通過多次適量地運動刺激和強化,才能獲得。
此外,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xué)的一項課題研究表明,音樂是運動過程中有力的驅(qū)動工具。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有音樂伴奏,會增加運動的頻度、延長每次運動的時間,達到理想的效果。
日常我們可以增強養(yǎng)胃的知識學(xué)習(xí),每天學(xué)習(xí)多一些養(yǎng)胃知識,胃好,人才更有活力。
三種類型的運動有效治療胃痛
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復(fù)做3~5次。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征(如胃腸痙攣、腹瀉等),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站立彎膝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fù)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伏地挺身
俯臥(趴在床或地板上),全身放松,前額觸碰地面,雙腿伸直,雙手彎曲與肩平放,手肘靠近身體,掌心向下。雙手支撐,抬起頭、胸部,雙腿仍接觸地面,直到感覺胸腹完全展開。保持該姿勢約10秒鐘。重復(fù)做3~5次。這能消除脹氣、解除便秘、鍛煉背肌,對脊椎矯正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較輕的胃病是可以進行適當(dāng)運動和勞動的,但應(yīng)該有節(jié)制,正所謂"形要小勞,無至大疲。"運動的形式以散步或打太極拳為好,體差的人練一二式亦可,不必出汗和過力,避免運動過量和大汗淋漓。跑步、跳舞、打球等劇烈運動不適合于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