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jīng)。
功效
健脾胃,補肺氣,益腎精,滋養(yǎng)強壯,久服耳聰目明、延緩衰老。主治:用于脾虛食少、大便溏泄,肺虛咳喘,遺精尿頻,陰虛消渴。特別是山藥中含有的皂貳可以調(diào)整血壓, 降低血脂,抵抗腫瘤, 輔助治療癌癥。
禁忌人群
山藥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山藥。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山藥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列為上品,名為薯蕷,又名山芋,稱其“味甘溫,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山藥既能作主食,又可當(dāng)蔬菜,同時還是一味重要的補益中藥。山藥補而不滯,不熱不燥,男女老少均宜。
傳說一個藥農(nóng)進(jìn)山采藥迷路,正當(dāng)饑餓難忍,走投無路之時,一位老翁飄然而至,送給他兩根山藥解饑,從此,藥農(nóng)多日不餓。于是他把山藥的奇功妙用以及在山中的奇遇傳遍了中原大地。
(一)山藥的功效
中醫(yī)認(rèn)為,山藥味甘、無毒、生者性涼,熟則化涼為溫,入肺、脾、腎經(jīng)。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麩炒山藥補脾健胃。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本經(jīng)》:"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別錄》:"主頭面游風(fēng),風(fēng)頭(一作’頭風(fēng)’)眼眩,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鑰。"
《藥性論》:"補五勞七傷,去冷風(fēng),止腰痛,鎮(zhèn)心神,補心氣不足,患人體虛羸,加而用之。"
《食療本草》:"治頭疼,助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