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總黃酮、葛根素、大豆苷元等對心肌缺氧性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此外,沙棘總黃酮、苦參總黃酮、甘草黃酮(主要為甘草素和異甘草素)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抗菌及抗病毒
木犀草素、黃岑苷、黃岑素等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槲皮素、二氫槲皮素、桑色素、山柰酚等具有抗病毒作用;從菊花、獐牙菜中分離得到的黃酮單體對HIV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
大豆苷元、染料木素、雞豆黃素A對HIV病毒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抗腫瘤
黃酮類化合物的抗腫瘤機制多種多樣,如槲皮素的抗腫瘤活性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相關酶的活性、降低腫瘤細胞耐藥性、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雌激素樣作用等有關。
水飛薊素的抗腫瘤活性與其抗氧化作用、抑制相關酶活性、誘導細胞周期阻滯等有關。
抗氧化自由基
大多數黃酮類化合物均有較強的抗氧化自由基作用,而黃酮類化合物的一些藥理活性也往往與其抗氧化自由基相關。
抗炎、鎮(zhèn)痛
蘆丁、羥基蘆丁、二氫槲皮素等對角叉菜膠、5-HT及PGE誘發(fā)的大鼠足爪水腫、甲醛引起的關節(jié)炎及棉球肉芽腫等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金蕎麥中的雙聚原矢車菊苷元有抗炎、解熱、祛痰等作用;金絲桃苷、蘆丁、槲皮素及銀杏葉總黃酮等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
保肝
水飛薊素對中毒性肝損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淫羊藿黃酮、黃岑素、黃岑苷能抑制肝組織脂質過氧化、提高肝臟SOD活性、減少肝組織脂褐素形成,對肝臟有保護作用;甘草黃酮可保護乙醇所致肝細胞超微結構的損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