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心排血量的不同,臨床上將急性肺水腫分為兩型。
第Ⅰ型
即“高輸出量性肺水腫”或“心排血量增多性肺水腫”,臨床多見,患者血壓常高于發(fā)病前,并有循環(huán)加速,心排血量增多,肺動脈壓及肺毛細血管壓顯著升高等表現,其心排血量增多是相對性的,實際上比發(fā)病前有所降低,但仍較正常人安靜狀態(tài)下的心排血量為高,此型多由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主動脈瓣或二尖瓣關閉不全),梅毒性心臟病,輸血輸液過多或過快等引起,采用減輕心臟前負荷的治療措施有效。
第Ⅱ型
即“低輸出量性肺水腫”或“心排血量降低性肺水腫”,患者血壓不變或降低,并有心排血量減少,脈搏細弱,肺動脈壓升高等表現,多見于廣泛急性心肌梗死,彌漫性心肌炎,風心病高度二尖瓣狹窄或主動脈瓣狹窄等疾病,用降低靜脈回流的方法治療,可有暫時效果,但易引起休克。
(4)咳嗽,咳痰與咯血
系肺泡和支氣管黏膜淤血所致,咳嗽是左心衰竭的主要癥狀之一,在急性左心衰竭時更為明顯,有時為心衰發(fā)作前的主要表現,咳嗽多在體力勞動或夜間平臥時加重,同時可咳出泡沫痰,急性肺水腫時,可咳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二尖瓣狹窄,急性肺水腫及肺梗死等均可引起咯血,色鮮紅,量多少不定。
(5)其他癥狀
左心衰竭時可出現發(fā)紺,夜尿增多,左肺動脈擴張壓迫左喉返神經致聲音嘶啞等癥狀,腦缺氧嚴重者,可伴有嗜睡,神志錯亂等精神癥狀,嚴重病例可發(fā)生昏迷。
(6)體征
除原有心臟病的體征外,左心衰竭后引起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傩呐K方面體征
左心衰竭時,一般均有心臟擴大,以左心室增大為主,但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左心衰竭及風心病二尖瓣狹窄引起的左心房衰竭,可無左室擴大,后者僅有左心房擴大,心尖區(qū)及其內側可聞及舒張期奔馬律,肺動脈瓣區(qū)第二心音亢進,第二心音逆分裂,左室明顯擴張時可發(fā)生相對性二尖瓣關閉不全而出現心尖區(qū)收縮期雜音,左心衰竭時常出現竇性心動過速,嚴重者可出現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交替脈亦為左心衰竭的早期重要體征之一。
?、诜闻K方面體征
陣發(fā)性夜間呼吸困難者,兩肺有較多濕啰音,并可聞及哮鳴音及干啰音,吸氣及呼氣均有明顯困難,急性肺水腫時,雙肺滿布濕啰音,哮鳴音及咕嚕音,在間質性肺水腫時,肺部無干濕性啰音,僅有肺呼吸音減弱,約1/4左心衰竭患者發(fā)生胸腔積液。
病因
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乳頭肌缺血或梗死斷裂、室間隔破裂穿孔。
高血壓心臟病血壓急劇增高,原有心臟基礎上出現快速心律失常,輸液過多過快等。
感染性心內膜炎致瓣膜穿孔、腱索斷裂致急性二尖瓣返流。
急救處理
快速洋地黃化
選用地高辛或西地蘭靜脈注射;當不能肯定近期內是否用過洋地黃時,可選用西地蘭0.01mg/kg。
利尿
可選用速尿或利尿酸靜脈注射,促使鈉和水的排泄,消除水腫。
鎮(zhèn)靜
當患兒極度煩躁不安時,首選嗎啡每次0.1mg/kg,皮下或肌肉注射,此藥有抑制過度興奮的呼吸中樞的作用,可以緩解呼吸困難,且可使周圍血容量增加,減少靜脈回流。用時注意掌握劑量,新生兒及休克、昏迷、呼吸衰竭禁用,嬰幼兒慎用。
吸氧
在通氧的玻璃瓶中裝入50-60%酒精,每次吸氧10-20min,間隔15-30min,重復1-2次,可使肺泡內的泡沫因表面張力減低而破裂,增加氣體與肺泡壁的接觸面積,改善氣體交換,
減少靜脈回流
患兒采取半臥位或坐位,兩腿下垂以減少靜脈回心血量。嚴重者可采用束臂帶同時束縛3個肢體,壓力維持在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每15min輪流將一肢體的束臂帶放松15min,換縛未束肢體。
腎上腺皮質激素
有強心、抗醛固酮、對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可短期應用。地塞米松2.5-5mg/d或氫化可的松5-10mg/kg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內靜脈緩滴,心衰控制后即停用。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急性左心衰的相關信息,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了解了急性左心衰的臨床表現以及急性左心衰治療方法,如果你發(fā)現有以上提到的癥狀,請及時去醫(yī)院介紹檢查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