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說起谷氨酰胺轉肽酶,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是什么,因為我們在平時是很少接觸的。但是谷氨酰胺轉肽酶是分布于人體內的一種物質,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谷氨酰胺轉肽酶的檢測方法,了解一下導致谷氨酰胺轉肽酶異常的原因有哪些。
谷氨酰胺轉肽酶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以腎內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U/L(γ-谷氨酰對硝基苯胺法)。
此酶在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硬變失代償時僅輕中度升高。但當阻塞性黃疸時,此酶因排泄障礙而逆流入血,原發(fā)性肝癌時,此酶在肝內合成亢進,均可引起血中轉肽酶顯著升高,甚至達正常的10倍以上。酒精中毒者γ-GT亦明顯升高,有助于診斷酒精性肝病。
檢測方法
目前國內主要采用IFCC和歐洲常規(guī)Szasz法。二者均是以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為底物的酶動力。GOT作用于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產生γ一谷氨酰雙甘肽和5-氨基2-硝酸苯甲酸鹽,在405nm處檢測吸收峰,計算出血清中GGT的濃度。
參考值
連續(xù)監(jiān)測法
4~38U/L(30℃),5~54U/L(37℃)。亦有報道以羧基對硝基苯胺做底物30℃時,女性5~25U/L、男性8~35U/L。男性稍高于女性。
異常的原因
由于谷氨酰轉肽酶在肝內主要存在于肝內膽管上皮和肝細胞漿中,肝外膽管和肝內梗阻時,就會造成谷氨酰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轉肽酶異常。
除了肝臟外,體內如腎、肺、睪丸、心、腦、肌肉也都含有谷氨酰轉肽酶,因此當腎盂腎炎、大葉性肺炎、乙型腦炎、心肌炎、膽囊炎、血吸蟲病等,都會造成谷氨酰轉肽酶的異常。
藥物過敏,以及藥源性或中毒性肝損害都能夠造成谷氨酰轉肽酶異常的。
患有膽囊及胰腺疾病、膽管阻塞,因為谷氨酰轉肽酶是從膽管排泄的,以上疾病也可導致谷氨酰轉肽酶異常。
妊娠中毒癥、妊娠急性脂肪肝等,甚至正常妊娠有時也是谷氨酰轉肽酶異常的常見原因。
谷氨酰胺轉肽酶升高
1.膽道梗阻性疾病
膽道梗阻性疾病會導致谷氨酰轉肽酶升高。
2.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急性肝炎時中度升高(<200U/L),至恢復期轉氨酶恢復正常時成為唯一升高的酶,提示肝炎尚未痊愈,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非活動期正常,活動期或病情惡化是持續(xù)升高。
3.酒精性和藥物性肝炎
酒精性和藥物性肝炎時中度或明顯升高,但ALT和AST僅輕度升高或正常。
4.肝癌時可明顯升高
高于正常值數(shù)倍和數(shù)十倍,因此超過350時應考慮,同時與堿性磷酸酶,膽紅素,5-核苷酸酶和亮氨酸氨基肽酶增高相平行。
人體各器官中GGT含量以腎臟高,其次是前列腺,胰,肝,盲腸和腦。在腎臟,胰腺和肝臟中,此酶含量之比為100:8:4。腎臟中GGT含量雖高,但腎臟疾病時,血液中該酶的活性增高卻不明顯,但尿中升高,測定尿中該酶活性有助于診斷腎小管疾患;GGT主要用于診斷肝膽疾病。
原發(fā)性肝癌,胰腺癌,乏特氏壺腹癌時,血清GGT活性顯著升高,特別在診斷惡性腫瘤患者有無肝轉移和肝癌術后有無復發(fā)時,陽性率可達90%。GGT同工酶與AFP聯(lián)合測定可使原發(fā)性肝癌AFP測定的陽性率明顯提高;嗜酒或長期接受某些藥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安替比林時,血清GGT活性常升高。口服避孕藥會使GGT值增高20%。
GGT對各種肝膽疾病均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在大多數(shù)肝膽疾病中,其活力均升高,但在不同的肝膽疾病中,其升高的程度與其他血清酶活性的相對比例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