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子冶:清·道光、同治年間人
陳伯芳:暫無資料
朱石梅:暫無資料
邵行然:暫無資料
范勤芬: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工治砂壺。鎮(zhèn)江文物商店藏有“范勤芬折腰壺”一具,紫赭泥。壺身上部,呈內(nèi)弧線,形成高頸、小口;下部呈外弧線,形成碗狀圜底。半球形小蓋,菌鈕,一彎流,耳形把。底鐫“范勤芬造”草篆款。通高11.5、口徑3.5公分。
張春芬:清末民初宜興紫砂藝人。精於制作花色壺。鎮(zhèn)江文物商店藏有“張春芬藕形壺”一具,以一大藕作壺身,小藕作流,荷梗作把,荷葉作蓋,荷花作飾,構(gòu)思奇巧,塑造工致。底鈐“張春芬制”篆書印。通高10.5公分。
吳大澂:在晚清的紫砂壺史中,吳大澂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史料中常提起,較為可信。但像《陽羨砂壺考》云︰「碧山壺館藏愙齋紫砂大壺一柄……,考甲午年清卿任臺灣巡撫……?!菇袢巳砸茫骸复藟刂旗都孜?1894)年,正當(dāng)吳大澂任臺灣巡撫,師敗於日本之年,或如張虹謂,「紀(jì)之以寄概」。(見《宜興紫砂珍賞》顧景舟主編,頁149,三聯(lián)書店有限公司出版,1992,香港)可信程度就不那麼大了。 關(guān)於吳大澂事蹟,國內(nèi)有多種書籍刊載,其中包括《清史稿》,但均不完整。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先生著有《吳愙齋先生年譜》一書,惜至今未能讀到。至於吳大澂有沒有做過臺灣巡撫,我所見到的一些資料,均未提到。至於吳大澂何時參與紫砂壺事,聘黃玉麟及其他人為其做壺,可從現(xiàn)存的紫砂壺傳器中帶有確切紀(jì)年款的茗壺中尋找答案。
吳大澂(1835-1902),江蘇吳縣人。初名大淳(以避清同治帝穆宗載淳諱改今名),字止敬,又字清卿,號恒軒、白云山樵、白云病叟、頌軒、鄭龕、二田居士,晚號愙齋,室名二十八將軍印齋、二舊居、十二金符齋、十六金符齋、十圭山房、十將軍印齋、十銅鼓齋、八虎符齋、三百古愙齋、千愙齋、五十八璧六十四琮七十二圭精舍、止敬(堂)、雙領(lǐng)居、雙罌軒、玉佛龕、玉琯山房、龍節(jié)虎符館(又稱龍節(jié)虎符之館,刻有印章)、白云山館、漢石經(jīng)室、百二長生館、百宋陶齋、師籀堂、兩壺盦、兩秦鼎室、寶六瑞齋、寶秦權(quán)齋、梅竹雙清館、瑞芝堂、辟雍明堂鏡室、瑤琴仙館、鏡室、簠齋、攀古樓。同治初客瀘,入萍花社書畫會。少從陳碩甫學(xué)篆書,中年後又參加古籀文,益精工。為著名金石考古家、文字學(xué)家。(見《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俞劍華編,頁276,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1,《中國近現(xiàn)代人物名號大辭典》陳玉堂編著,頁349,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古漢語知識詳解辭典》馬文熙、張歸璧等編著,頁1195,中華書局,1996。)
汪淮:字小海,一字禺義,清乾隆至嘉慶年間人,能書善詩,所製茗壺精雅渾厚,書法端正,傳器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