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紫砂相關術語 你不得不知的紫砂術語(8)

  什么是琺瑯器

  琺瑯器,等于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制成的器物?,m瑯,又稱“佛郎”、“法藍”,是由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譯而來。其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釉、琉璃、玻璃同屬硅酸鹽類物質。

  根據(jù)胎地的不同,琺瑯器一般可以分為金胎琺瑯、銅胎琺瑯、瓷胎琺瑯、玻璃胎琺瑯、紫砂胎琺瑯等,而最為常見的是金屬胎琺瑯器。其中銅胎琺瑯由于銅料與表面琺瑯輕易結合,且銅料價格相對輕易接受,因此銅胎琺瑯最為廣泛。金屬胎琺瑯器依據(jù)詳細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掐絲琺瑯器、鏨胎琺瑯器、畫琺瑯器和透明琺瑯器等幾個品種。掐絲琺瑯器在海內(nèi)泛起比較早,歷史記載可追溯到宋元時期,在明景泰和成化兩朝最為常見,等于俗稱的“景泰藍”。

  而畫琺瑯工藝則是由歐洲佛蘭德斯地區(qū)發(fā)明,在清康熙年間始傳入中國,當時又稱“西洋琺瑯”或“洋琺瑯”???、雍、乾三朝畫琺瑯工藝得以發(fā)展,可繪制在紫砂、銅胎、玻璃胎等質地上。一般來說,康熙時期釉色亮麗潔凈,紋飾以寫生花卉及圖案式花卉為主;雍正年間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澤亮麗;乾隆年間裝飾趨向“稠密”、“細致”的堆砌式,泛起了畫琺瑯與內(nèi)填琺瑯、掐絲琺瑯等相結合的現(xiàn)象。畫琺瑯的一個特殊種類,等于雍容華貴的瓷胎琺瑯(琺瑯彩瓷),是在瓷胎上繪制的畫琺瑯,起步與成熟時間較晚。康熙時期宮內(nèi)首創(chuàng),直到末期依然沒有制作成熟,先在景德鎮(zhèn)官窯中選出最好的原料燒制成帶有一層不透明的琺瑯釉作底層的素胎,再送至宮廷由宮廷畫師繪制加彩后,在宮中第二次入低溫爐烘烤而成。名動一時的清乾隆《御制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盌》即屬這一類。

  琺瑯器作為藝術品珍藏中的一個門類,吸引了泛博的珍藏興趣者,珍藏對象以景泰藍居多。其中又以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工藝復雜的景泰藍居多。但精品存世稀少的現(xiàn)狀與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顯著的反差和增值空間。珍藏琺瑯器也要注重鑒定,入手前最好先了解其時代特征,主要可以從款識、胎骨和型制、紋飾圖案三方面來看。

相關閱讀推薦:
紫砂 紫砂相關術語 茶山  史上全明星資料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紫砂壺被很多人喜歡,然而在選購時卻也有著很大的學問。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紫砂壺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紋。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講收藏紫砂壺當做一種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