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裝飾工藝之包錫
包錫工藝是以紫砂作壺胎,壺外周用錫片包裹,再在錫片上刻畫銘詩,嘴口、蓋紐及壺把多以玉鑲接,高雅別致,不失為一種有特色的裝飾方法。中國以錫制器由來已久,河南安陽殷墟曾出土6件錫制的戈,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以錫制壺第一人是明代萬歷年間的蘇州人趙良壁。據(jù)說趙仿時(shí)大彬的紫砂壺式樣,以錫創(chuàng)制成錫壺。這樣看來錫壺與紫砂壺本來就有血緣關(guān)系,屬姐妹。稍后的歸復(fù)初,字懋德,也是蘇州人,以生錫制壺身,用檀木作壺把,以玉作壺嘴和蓋頂,其作品當(dāng)時(shí)就很昂貴。
明末散文家張岱在《陶庵夢(mèng)憶》中說:“錫注以王元吉為上, 歸懋德次之。夫砂罐砂也,錫注錫也,器方脫手,而一罐一注,價(jià)五六金……直躋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慚色,則是其品地也。”在張岱眼中,名家所作之紫砂壺與錫壺是并駕齊驅(qū)的,都可以“直躋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無慚色”。可見當(dāng)代某些紫砂名家為抬高紫砂壺身價(jià)而抑錫揚(yáng)砂,實(shí)無必要。
紫砂胎包錫壺的名家乃清嘉慶,道光年間的文人朱石梅。朱氏名堅(jiān),號(hào)石眉,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能書,擅畫,精鑒賞,尤工鐵筆,竹石銅錫靡不工。朱石梅曾與紫砂名工楊彭年、申錫、吉安等合作砂壺,亦與制錫壺名手共制錫壺,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都收藏有朱石梅刻梅落款鈐印的錫壺。所以其制作砂胎錫壺可謂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他參與制作的包錫壺,錫求上佳,工求精絕,手刻書畫,熔紫砂與錫、玉工藝于一爐,實(shí)乃不可多得之工藝珍品。無怪乎《畫林新詠》作者陳文述詠朱氏壺云:“仿佛宣和博古圖,昆刀珍重切云腴。盛名甘讓朱叔公,茶譜何勞比曼壺。”將其比作曼生壺之伯仲。朱石梅之后,參與包錫壺創(chuàng)作的還有小桐(刻銘)、步朗(刻銘)、云巖(刻銘)、芷庵(刻銘)、俞國良(制胎)等。
民國以后,隨著錫壺制作的銷聲匿跡,包錫紫砂壺亦不再生產(chǎn),所以制作精良的包錫壺極具收藏價(jià)值,物以稀為貴嘛!此外,紫砂裝飾工藝還有包金、包銀、包銅、拋光等。因傳器較少,文化底蘊(yùn)不足,影響也不大。
紫砂包錫裝飾,包金、包銀、包銅裝飾,是紫砂傳統(tǒng)裝飾技法之一。包錫工藝,俗稱“砂胎包錫”。清中期朱堅(jiān)(石梅)精于此術(shù)。常見形式有壺體全包或壺體包錫,嘴把鑲金、鑲玉、鑲紅木等。包金、包銀、包銅工藝,略晚于包錫工藝。是在包錫工藝走向衰落以后才興起的紫砂裝飾。人們一般認(rèn)為,包錫工藝雖然精致,錫表還鐫銘書畫裝飾,但器皿較笨重,并有損紫砂獨(dú)有的材質(zhì),故在清光緒年間逐漸棄而不用,所替代的則是包金、包銀、包銅裝飾工藝。它經(jīng)歷一段從繁瑣走向簡(jiǎn)潔的歷史過程。從壺體全包、鏤空包到局部包(包嘴、包把、包口線、包底線、包口沿邊線部位)等等。紫砂包錫裝飾傳世品流傳很多,紫砂包金、包銀、包銅裝飾傳世品更多,形式更豐富,手法多樣,工藝特點(diǎn)鮮明,至今仍受到嗜好者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