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教中,馬鞭草被視為是神圣的花,經常被用來裝飾在宗教意識的祭壇上。
此外,在過去一般人認為疾病是受到魔女詛咒的時代里,它常被插在病人的床前,以解除魔咒。
在古歐洲,它被視為珍貴的神圣之草,在宗教慶祝的儀式中被賦予和平的象征。在文藝作品中對吸血鬼有克制作用。
馬鞭草又叫馬鞭梢、鐵馬鞭、白馬鞭、瘧馬鞭、鳳頸草、紫頂龍芽草、野荊芥。
全草含馬鞭草苷、鞣質、揮發(fā)油,根和莖種含水蘇糖,葉種含腺苷和B—胡蘿卜素。
活血散瘀,截瘧,解毒,利水消腫。用于癥瘕積聚、經閉痛經、瘧疾、喉痹、癰腫、水腫、熱淋。
1、瘧疾寒熱。用馬鞭草搗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2、鼓脹煩渴,身干黑瘦,用馬鞭草銼細,曬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溫服。
3、大腹不腫。用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濃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漸加至四、五丸,極效。
4、陰囊腫痛(腫大中升,睪丸疼痛)。用馬鞭草搗爛,涂搽。
5、婦女經閉,結成索子。用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銼細,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熱酒化下。一天服二次。
6、乳癰。用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塊,共搗汁內服,以渣敷患處。
7、疥瘡。用馬鞭草搗汁,生飲半碗,忌觸鐵器,十日內愈。
8、赤白痢。用馬鞭草五錢、陳茶一撮,水煎服,極交。病初起時,用馬鞭草根、焙干、搗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湯送下。
藥性:味苦,性寒,歸肝、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