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擦背部脊柱兩側
在脊柱兩側胖開1.5寸的位置是膀胱經第一側線,從上到下分別的分布著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重要的俞穴。直直的擦背部脊柱兩側穴位,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臟腑虛實,起到寧心安神、清肝健脾、益腎安眠的作用。力度不宜太大,以感覺到稍微的酸痛即可。
4、拍擊腳底
腳底上分布著對應不同臟器的穴位,治療各種疾病的腧穴也在其中,針對神經衰弱、失眠的癥狀,我們可以拍擊外踝和內踝連線足底的中點,每次拍打30下左右,力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以上就是小編為各位介紹的中醫(yī)治療失眠的偏方,堅持每天花點小時間拍打一下以上的5個部位,即可以改善失眠、睡眠質量差等癥狀。另外失眠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好可以做到臨睡前2個小時情緒平穩(wěn),上床前30分鐘喝一杯溫熱牛奶,熱水泡腳20分鐘,均可以有效的幫助提高睡眠質量。
治療失眠的4個中醫(yī)小驗方
中醫(yī)治療失眠以補虛瀉實、調整陰陽為原則,對于不同證型引起的失眠,中藥都有比較有效的傳統(tǒng)驗方。我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幾個經典的方劑,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癥狀在家服用。
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適用于陰虛火旺、虛煩失眠,或熱病、失血后陰虛陽亢失眠。黃連5克,生白芍10克,煎水100毫升,去渣,對入烊化的阿膠汁30毫升,候溫,取新鮮雞蛋兩枚,去蛋清,將蛋黃入藥汁攪拌,于每晚臨睡前頓服。
歸脾湯
對于入睡困難、多夢易醒、醒后不能再次入睡,以及伴有心悸健忘、面色萎黃、神疲食少、頭暈、肢體困乏、腹脹、大便不爽、舌淡苔薄白等癥狀的失眠患者,可以服用“歸脾湯”進行治療。其基本方為: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黃芪12克、當歸12克、遠志12克、茯苓15克、酸棗仁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枳殼9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交泰丸
由于經常飲酒、嗜食肥甘厚味之品,出現心煩焦慮、難于入眠、心悸多夢、煩渴欲飲、大便不爽或干結、舌紅苔少或黃膩等癥狀的失眠患者,可以用“交泰丸”治療。其基本方為:黃連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知母12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酸棗仁15克、柏子仁30克、生地15克、當歸12克、陳皮12克、生大黃3克、甘草6克。
丹梔逍遙散
因各種瑣事煩勞而引起的情志不遂、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情緒不穩(wěn)則失眠加重等癥狀者,可用“丹梔逍遙散”治療。其基本方為:丹皮12克、梔子12克、柴胡12克、白芍15克、白術12克、當歸12克、茯苓和茯神各15克、生龍骨30克、生牡蠣30克、夜交藤15克、合歡皮12克、郁金12克、生大黃3克、甘草3克。
一般情況下,中藥治療失眠需要用藥1―2周,病情嚴重的要適當延長。一副藥煎1次,分早、中、晚3次服用,每次150毫升。食欲正常者在飯前半小時服用,食欲不佳者則宜在飯后半小時服用。對于服用湯劑不方便的患者,還可根據病情選用百樂眠、烏靈膠囊、刺五加腦靈液等中成藥口服。
結語:失眠是大多數人都遇到的情況,不僅沒有很好的休息,還會影響正常的生活!相信通過上述的介紹,大家對于失眠的癥狀和治療方法都有了更多的了解,還在飽受失眠困擾的話,不妨試試上述的這些治療失眠的妙招吧,一定可以幫助大家擁有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