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的治療方法 試試這些治類風濕妙招(5)

  二、電針體穴療法

  1、處方:取穴分為三組,第一組取上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后溪、內關、曲池、中脘、建里等。

  第二組取下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公孫、內庭、下脘、水分、天樞等。

  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雙側8~12個穴位。

  另外,第三組穴位應根據受累關節(jié)或受累器官情況,選用受累關節(jié)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關神經節(jié)段區(qū)內的穴位,并與上述兩種處方配合使用。

  2、操作方法:分為兩步,第一步進針操作與體針療法一樣,第二步為電針療法操作方法。

  第一步操作完畢后,在第一組的上肢的穴位與腹部穴位之間,在第二組的下肢的穴位與腹部穴位之間,分別連接電針治療儀的兩極導線,采用疏密波,刺激量的大小以出現明顯的局部肌肉顫動或患者能夠耐受為宜。

  每次電針雙側的10~14個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電針治療20分鐘,每天治療1~2次。

  沒有接電療儀的穴位,按普通體針療法進行操作。

  三、灸法

  1、處方:取穴分為三組,第一組取上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合谷、中渚、后溪、內關、上脘、中脘、建里等。

  第二組取下肢與脾臟相關的部分穴位,如足三里、三陰交、太溪、公孫、太沖、內庭、下脘、水分、天樞等。

  兩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選用雙側14~16個穴位。

  另外,第三組穴位應根據受累關節(jié)或受累器官情況,選用受累關節(jié)附近的穴位或受累器官相關神經節(jié)段區(qū)內的穴位,并與上述兩組穴位配合使用。

  2、操作方法:每次選雙側8~12個穴位即可,用艾條溫和灸,或用隔姜灸,每穴灸15分鐘,使局部有明顯的溫熱感為宜。每日治療1~2次。

  四、耳針療法

  1、處方:主穴、配穴同時取用,兩側交替。

  (1)主穴:取一側的患病關節(jié)對應的耳穴、脾。

  (2)配穴:取另一側的皮質下、內分泌、腎上腺、交感。

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飲食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偏方 類風濕的治療方法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常可以看到煮...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