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yī)養(yǎng)生 教你如何正確食姜

  目錄:

  第一章:人不可百日無姜

  第二章:生姜60種民間食療功效

  編者按:生姜是人們熟悉的調味料之一,在中國有“人不可百日無姜”的說法,可見人們對生姜的認可度。下面我們就跟著中醫(yī)大師看看應該如何食用生姜吧!

  人不可百日無姜

  大師手記

  臨床用“姜”要把握好分寸。“姜”在臨床應用中有生姜(煨姜,生姜皮)、干姜(炮姜)之分,其功用是不盡相同的。

  --摘自《方和謙》

  國醫(yī)釋讀

  姜不僅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調料,同時也是效用極廣的藥物。平常有個感冒發(fā)燒的,老百姓都喜歡熬姜湯喝。不僅如此,在中醫(yī)用藥當中,姜的使用率也非常高。在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共擬用113方,其中用生姜的有37方,用干姜的有23方,可見姜的重要性。不過,方老提醒我們,姜在入藥之時,需要區(qū)分生姜與干姜,雖然都是姜,但功效不同。

  1.生姜

  生姜味辛性溫,長于發(fā)散風寒、化痰止咳,又能溫中止嘔、解毒,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及胃寒嘔逆等病,前人稱之為“嘔家圣藥”。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對生姜是這樣評價的:“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醬糟鹽,蜜煎調和,無不宜之,可疏可和,可果可藥,其利溥矣!”

  2.干姜

  干姜性熱,辛烈之性較強,長于溫脾胃之陽,兼能溫肺化痰,臨床上常用于治療中焦虛寒、陽衰欲脫與寒飲犯肺喘咳等病。金代名醫(yī)張元素對干姜是這樣評價的:“干姜氣薄味厚,半沉半浮,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又曰:大辛大熱,陽中之陽,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fā)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這是對干姜的臨床應用言簡意賅的總結。

  健康回音壁

  按中醫(yī)理論,生姜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y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此仙草就是生姜芽。生姜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而姜湯也叫“還魂湯”。

  生姜的5大獨特奇效

  一、抗氧化,抑制腫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構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腫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二、開胃健脾,促進食欲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冬吃蘿卜,夏吃姜”,“飯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誰說夏日沒胃口,姜黃炒飯能讓你胃口大開。這道美味佳肴具體做法是:1、材料:白飯兩碗、青豆、紅蘿卜丁、香菇丁、木耳丁、青椒丁、紅椒丁各2湯匙、姜末半湯匙、姜黃粉1茶匙、生抽1茶匙、鹽少許;2、做法:熱鍋放適量油,下所有蔬菜拌炒,下醬油和少許鹽;下白飯,中火翻炒至飯粒分明,再下姜黃粉炒至均勻即可關火品嘗。

  三、防暑、降溫、提神

  在炎熱的氣溫下吃一些生姜能起到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的作用。對于有一般暑熱表現,如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情況的病人,適當喝點姜湯是大有裨益的。中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腦。

  四、殺菌解毒,消腫止痛

  科學研究發(fā)現,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對沙門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熱的氣溫下,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顯著抑制皮膚真菌和殺來頭陰道滴蟲的功效,可治療各種癰腫瘡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

  五、防暈車,止惡心嘔吐

  吃生姜具有防止惡心、止嘔吐的作用,如果有由于某些運動而引起的“運動適應不良癥”,吃點生姜就可以使其驪到緩解。有研究證明,生姜干粉對因運動引起的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xù)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姜防暈車、暈船,或貼內關穴,有明顯的效果,因此而有“嘔家圣藥”之譽。

中醫(yī)養(yǎng)生 生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這類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種配菜。經??梢钥吹街?..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
10個簡單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復發(fā)作是否給...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
高血壓的治療與飲食現在由于生活條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漸的擴大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