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的鐵有兩個來源,一種是血紅素鐵,它來自于含動物蛋白質高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動物血和魚等。
這些食物不僅含鐵量高,而且在吸收過程中不受膳食中其他食物的影響;
另一種是非血紅素鐵,它來自于蔬菜、谷物、赤豆等植物性食物。
在寶寶喂養(yǎng)中,很多家長喜歡給寶寶吃魚、蝦(蝦的鐵含量較低),覺得肉類不易烹調(diào),寶寶嚼不動,不易消化;
認為肝臟是解毒器官,其中有很多“毒物”而很少給寶寶吃,以致血紅素鐵的攝入不足。同時也會減少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為了預防缺鐵性貧血,除了要鼓勵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的鐵吸收率高),母乳不足時應食用配方奶粉。
4個月后要添加有強化的營養(yǎng)米粉外,在6個月后應逐漸添加肝泥、肉泥以增加血紅素鐵。
另外也要同時補充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有橙子、獼猴桃、草莓等,好在飯后立即吃,促進鐵吸收,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3、食物的種類過于單調(diào)
許多家長不重視寶寶食物種類的多樣化和烹調(diào)方法,給寶寶的食物種類過于單調(diào)。
如每天給寶寶吃青菜、魚和蛋黃;有的家長每天將菜粉、魚粉和肝粉拌在米粉中,使寶寶不能分辨不同食物的味道和質地。
久而久之,寶寶不僅得不到全面的營養(yǎng),也不愿意接受新食物,甚至會引起厭食和偏食。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素,只有通過進食多種食物才能得到全面營養(yǎng)。
媽媽在做菜的時候可以多些花樣,養(yǎng)成寶寶吃各種食物的習慣。
一般1歲以后的寶寶每天至少應該吃到10種以上的食物,以后可逐漸增加到30種。
可以將許多種類的食物合在一起吃,如“炒五丁”:將土豆、胡蘿卜、豌豆、香菇、豬肉都切成小丁再炒。
又如羅宋湯,可以放洋蔥、卷心菜、土豆、胡蘿卜、番茄再加牛肉等。
這些菜食物種類多,顏色鮮亮、營養(yǎng)成分全面,值得推薦。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哪3款輔食食譜適合一歲前嬰兒了嗎?你知道嬰兒輔食添加有哪些誤區(qū)了嗎?你可以多為孩子準備以上的食譜,這樣才能讓他有充分的營養(yǎng),成長的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