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之一,按摩的功能其實很多。例如,按摩可以緩解疼痛、治療腰間盤突出、治療脊椎病等癥狀,效果都是很好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砹硪粋€按摩的功能,那就是按摩穴位可以護肝養(yǎng)肝。下面就來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按摩一個穴位養(yǎng)肝護肝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就是足部的三條陰經交會的穴位,是人體一個比較特殊的穴位。說它特殊是因為人體的陰經和陽經本來是各自循行的,平行分布于人體的手足部位,但三條陰經即脾經、肝經、腎經卻在腳踝處有了一個交叉點,也就是三陰交穴。
所以三陰交穴對于肝、腎、脾三條經脈的氣血調節(jié),具有突出的作用。脾統(tǒng)血液,肝藏血行氣,而腎藏精,雖然三陰交穴是脾經上的穴位,但因其與其他兩條經脈的特殊關系,所以按揉三陰交穴不但能夠健脾胃,還可活肝血、益腎精。
熬夜、飲酒、節(jié)食的不良習慣,是傷肝、傷脾的。飲食不規(guī)律會讓脾胃化生無源,時間一長,身體就容易氣血不足,而肝藏血,當氣血不足時,肝就得不到很好的滋養(yǎng)。身體的濕氣、濁氣排泄不出去,皮膚就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狀況。熬夜也是很消耗氣血的,晚上不睡覺,血無法歸藏于肝、濡養(yǎng)肝臟,容易造成肝火亢盛。而飲酒更是十分傷肝,如果飲酒過量,肝臟來不及及時解毒,人還可能出現(xiàn)酒精中毒。
如果現(xiàn)在對此不在意,將來就不僅僅是為皮膚過敏煩惱了, 年紀稍大,臉部的肌肉就容易下垂,皮膚也會變得松弛,還會皺紋叢生。表面看來皮膚長斑、長皺紋、起痘、過敏、發(fā)炎等問題都發(fā)生在體表,可是疾病的根源卻是在身體內部的臟腑上,所以切不可為了一時的痛快而置身體健康于不顧。為了更好地調理身體,可以用按摩三陰交穴的方式來配合中藥調理。
三陰交穴位于腿部內踝尖直上3 寸的位置,取穴時,取坐姿,屈膝使大小腿形成直角,在內踝尖上約4 指寬的位置,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在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就是該穴。
對于三陰交穴,不同時間的按摩,調理的經脈不同,起到的作用也各異。在每天中午11 點,脾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20 分鐘左右,能夠健脾祛濕、益胃養(yǎng)血,改善皮膚過敏的狀況;每天11 ~ 13點,心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20 分鐘,能夠調理血壓,保持血壓穩(wěn)定;每天17 ~ 19 點,腎經當令,按揉三陰交穴15 分鐘左右,能夠保養(yǎng)子宮和卵巢,讓女人容顏美麗,還能夠改善性冷淡的情況;而在每天21 ~ 23點三焦經當令時,按揉三陰交穴15 分鐘,能夠暢通三焦,改善月經不調,祛斑養(yǎng)顏。
按摩時盤腿端坐,用一只手的四個手指抓握住足外踝,大拇指屈曲垂直按在三陰交穴上,拇指有節(jié)奏地左旋15 次,再右旋15 次,另一側手法相同,以感覺有酸麻脹感為宜。
三陰交穴是個比較敏感的穴位,一般用手按摩能夠很快感覺到。當身體有氣血不通的情況時,按揉三陰交穴往往會感覺到疼痛,這時一定不要放棄,按揉的力度可小一點,時間稍稍延長,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就一定能夠打通經絡,活躍氣血。
肝臟是人體代謝的主要器官,飲食、睡眠、壓力等都會影響到肝臟的健康,中醫(yī)認為,按摩相關的穴位可以起到養(yǎng)肝的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養(yǎng)肝的主要5個穴位。
1、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這個養(yǎng)生要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yǎng)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