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午不食相信很多人都是聽說的,這是古代佛教的人們留下的話語。而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用過午不食減肥法來減肥。但是過午不食是否有科學(xué)依據(jù)呢?是否是健康的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的介紹一下過午不食的好處、壞處、危害以及過午不食減肥法。
目錄
3、過午不食減肥法 4、過午不食減肥法的害處
過午不食簡介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guī)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后,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但是身體有特殊需要的除外(例如病人)。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點,是以太陽升到正中天為準(zhǔn)。而不允許吃的喝的還有很多詳細(xì)的劃分,這里就不多說了。
佛教釋義
佛教認(rèn)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如本法師著《佛學(xué)問答》寫道: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減低男女愛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dāng)休息。
三、易入禪定(梵語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梵語vimokso),食欲必然凈化故。
六、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無有限制。
文章出處
《舍利弗問經(jīng)》
佛在《舍利弗問經(jīng)》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是故佛制諸比丘弟子不可非時受食。然而經(jīng)過了正法、像法時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況愈下,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亦談及:“越地安禪,夜作齋,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于午齋,相沿成習(xí)久矣!”
不非時食,是佛陀與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體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闡述,包括因為阿難跟其他比丘出去,吃完中飯吃晚飯,回來很晚,被別人喝斥,迦葉雷雨天晚上進(jìn)城乞食,被孕婦突然看見以為遇鬼流產(chǎn)等等原因,于是佛陀制定了晚上不可以再乞食吃飯的戒律。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對個人減少欲求的一種修行。這種方式在開始的時候,身體會有一定的不適應(yīng),慢慢也就習(xí)慣了。但是如果確實產(chǎn)生了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正常吃飯就可。在家人不必跟出家人一樣,否則就出家修行了,畢竟這是出家戒律。在家人可以持守八關(guān)齋戒,其中也有不非時食一條。在特定的日子里好好持守就可以了,而比丘的出家戒律對在家人是不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