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很多人都會為自己和家人煲一些湯來增強身體抵抗力。有的人常年都有煲湯的習慣,但是喝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這是因為煲湯時會忽略到一些細節(jié)上的事情。那么你知道煲湯有什么技巧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煲湯時的12大注意事項,趕緊來看看吧!
1.感冒不宜煲湯進補
感冒的時候不適合用煲湯進補,就連品性溫和的西洋參也好不服用,因為容易加重感冒癥狀。
2.食療湯需常喝
這些具有食療作用的湯要常喝才能起作用,每周2-3次為宜。
3.湯料選擇需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
還可根據(jù)個人身體狀況選擇溫和的湯料,如身體火氣旺盛,可選擇如綠豆、海帶、冬瓜、蓮子等清火、滋潤類的食物身體寒氣過盛,那么就應(yīng)選擇參類作為湯料。
4.煲湯時勿用大火
煲湯時,火不要過大,火候以湯沸騰程度為準,如果讓湯汁大滾大沸,肉中的蛋白質(zhì)分子運動激烈會使湯渾濁。
5.小火慢煲時勿開鍋蓋
小火慢煲時中途不能打開鍋蓋也不能中途加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zhì)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否則影響湯的口感。
6.“飛水”可去油膩
用雞、鴨、排骨等肉類煲湯時,先將肉在開水中氽一下,這個過程就叫做“出水”或“飛水”,不僅可以除去血水,還去除一部分脂肪,避免過于肥膩。
7.煲魚湯先剪魚
煲魚湯技巧是先用油把魚兩面煎一下,魚皮定結(jié),就不易碎爛了,而且還不會有腥味。
8.冷水下料釋鮮味
煲湯時是在冷水時下料比較好,因熱水會使蛋白質(zhì)迅速凝固,不易釋出鮮味。
9.忌過多放調(diào)料
煲湯時忌過多地放入蔥、姜、料酒等調(diào)料,以免影響湯汁本身的原汁原味,也忌過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zhì)凝固不易溶解,讓湯色發(fā)暗,濃度不夠,外觀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