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的人都會選擇運動來鍛煉自己。運動對我們來說是比較好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相信大家對于一些運動的常識還是了解一些的。但是,在運動方面,我們有哪些錯誤的常識并不了解。那么,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錯誤的運動常識有哪些吧。
錯誤的運動常識有哪些
身邊的體育運動愛好者
對運動裝備帶來的保護和能力提升,普遍過于高估,甚至當作心理慰藉。
而對自身身體的完美構造和肌肉能力、有氧能力,又普遍不太了解,缺乏自信,也經常把傷病或者做不到歸結先天條件差。
舉三個例子
某君跑步時經常覺得膝蓋吃不消,于是就買了很多護具,護膝、髕骨帶全副武裝膝蓋,并覺得好像跑起來確實不那么疼了,心理上甚至覺得帶了護膝的腿更強大有力。
膝蓋是人體精密的關節(jié),受傷后想徹底治好比肌肉傷病要麻煩的多。但關愛膝蓋好的方式并非給它額外多加一層防護。
護膝之類的護具,包裹在膝蓋四周確實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撐性,也讓人在心理上感覺更“安心”。事實上這并不利于膝蓋的健康使用--
科學的運動對膝蓋是有好處的。不要被什么“爬山導致半月板磨損殆盡”、“跑步百利唯傷膝”之類的標題黨欺騙,運動造成的膝蓋損傷主要有三類:運動過量(強度過大或者運動時間過長)、錯誤的動作姿勢(不正確的落地,膝蓋承載過度壓力)、潛在損傷(此前就存在的膝蓋問題,或者舊傷),無論遇到哪一種,都需要休息靜養(yǎng)待傷痛好了再開始鍛煉。
而正常人的膝蓋并不需要過多的額外保護。用正確的姿勢運動,并鍛煉加強膝蓋周圍肌肉群(如股內外側肌)的力量,膝蓋自身是會越來越強大的。
護膝的存在,會讓腿部肌肉產生有外力支撐的錯覺,容易造成腿部肌肉鍛煉的不全面。這就好比說,比左右腿都戴護膝更糟糕的,只有一條腿戴護膝--時間久了兩條腿的力量就不一樣了,更容易導致受傷。
非嚴重的膝傷(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走動了),都未必需要護膝。護膝更多的應用場景,是在休息時保養(yǎng)膝蓋(比如運動后的睡眠,比如老年人的風濕關節(jié)),或者高強度的競技體育(舉重、NBA球員、排球等),但那與普通人運動的強度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健康無傷痛的膝蓋在科學的鍛煉中會變得更好,通過鍛煉加強膝蓋周圍的肌肉群(如股內外側肌),也會幫助掌控每個動作,減少膝蓋受到的直接沖擊,再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做做對膝蓋有益的特訓(如靠墻蹲),這樣你的雙腿才會更有強大。
迷信運動品牌的廣告和代言人效應,認為穿了某種科技的鞋子、某個明星的簽名鞋款,就會跑的更快跳的更高。
所有運動裝備重要的兩點性能,是幫助你更舒適的運動(比如排汗透氣、比如跑鞋中底的緩震)、和在運動中提供保護(比如籃球鞋/跑鞋鞋底的防止過度扭轉設計),其次才是提升你的運動能力--而這種提升是微乎其微的。
穿了科比勒布朗的球鞋你也很難扣籃,穿了喬丹的也不行;
菲爾普斯同款泳衣未必就能讓你快一個身位;
博爾特的跑鞋別說能讓你百米提升1秒,可能連穿上它跑步都是個痛苦的事;
同樣的,運動品牌在廣告里召集各種運動明星,把各種運動科技表現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這只是商業(yè)噱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