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紅豆
中醫(yī)認為紅豆豆性平味甘酸,無毒。有滋補強壯,健脾養(yǎng)胃,利水除濕,和氣排膿,通乳汁的功能。紅豆富含維他命B1、B2、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能清心火、補心血,同時又富含鐵質并行氣補血,非常適合暖身驅寒氣。
六、黑豆
黑豆富含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鈣、磷等多種微量元素。有排膿拔毒、消腫止痛等功效,并有益于防治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疾病。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久食黑豆,好顏色,變白不老?!彼院诙箤ε责B(yǎng)顏大有裨益,黑豆還可以調理月經(jīng),具有安胎作用,孕婦常吃,可以益身強健。
七、益母草
有活血調經(jīng)、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治療月經(jīng)不調、痛經(jīng)、閉經(jīng)等。
月經(jīng)期間調養(yǎng)
用紅糖、艾葉煮水喝,以暖宮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紅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地讓月-經(jīng)排除干凈,活氣血暖宮。
日常進補
枸杞子,核桃,龍眼肉,大棗,桑葚,當歸,雞血藤,生姜,雞肉或者羊肉煲湯,湯水具有溫腎助陽,填精養(yǎng)血之用,多吃補氣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棗,花生,讓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來補足,不用擔心上火,宮寒體質屬于火氣不足,不容易出現(xiàn)火大體熱的癥狀。
茶飲調養(yǎng)
紅姜茶,取紅糖 50克,去皮生姜4片,溫火煮4~5分鐘,月經(jīng)來時堅持喝幾天。平時一周左右喝一次,長期堅持,宮寒癥狀就會減輕,也可用黃芪,大棗或者當歸泡水喝,或者煎服,補氣調血,使得氣血雙盈,這樣也是有效驅除宮寒的方式。
中藥泡腳
艾葉、肉桂、花椒煎水,用以侵泡雙腳,具有溫腎散寒,溫經(jīng)通絡之功。
艾灸療法
艾灸神闕、百會等穴位以調理奇經(jīng),暖宮散寒,或灸肚臍正中直下1.5寸出的氣海穴和肚臍正中之下3寸處的關元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日常運動
“ 動則生陽 ” ,寒性體質者特別需要通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是簡便的方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經(jīng)絡和穴位,可以疏通經(jīng)絡,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溫暖。
總結:有宮寒的女性朋友,我們平時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盡量少吃冷的食物,不要受涼。同時,平常也要多主要調養(yǎng),多吃一些對宮寒好的食物,上面有詳細的介紹,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