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隆重的一個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了,春節(jié)一到,人們就非常的開心、激動,大街小巷都彌漫著喜氣洋洋的氣息。在春節(jié),人人都要拜年,拜年也是每年春節(jié)的一種必行的禮儀。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過年的時候要怎么拜年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怎樣拜年
過年的時候,我們要給長輩拜年,也要給一些領(lǐng)導拜年。拜年這個詞里包含了很多的意義。
長輩給孩子壓歲錢,既是對晚輩的關(guān)懷,也有拿這誘餌釣來兒孫滿堂、借此享受天倫之樂的意思。
三親六故利用這難得的閑暇走動走動,既增進了感情,又加強了聯(lián)系。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要說一些好聽的話,這是為了圖個吉利。
民國年間,國人拜年既保留了部分前朝規(guī)矩,又有了不少創(chuàng)新。
在風氣還不開化的窮鄉(xiāng)僻壤,依舊是男人拜年,女人在家。
尤其在民國前期,從正月初一到初五,大街上穿著長袍馬褂打躬作揖恭喜發(fā)財?shù)膸缀跞悄腥?,到了初五以后,才能見到女人上街,去七姑八姨家串門拜年。
在南方,女人在祭祖的時候是要靠邊站的,但是在拜年的時候就可以和男人站在一起。
民國采用西歷,農(nóng)歷成了“廢歷”,所以公職人員倡導在“國歷年”,也就是元旦期間拜年。
而大多數(shù)平頭百姓依舊在“廢歷年”,也就是春節(jié)期間拜年。傳統(tǒng)的拜年方式是作揖和磕頭,平輩之間作揖,晚輩給長輩拜年得磕頭,當然長輩也得給晚輩壓歲錢。
民國的上流人士時興發(fā)名片拜年,把自己的名片塞到人家門縫里,或者交到人家的仆人手里,連招呼都不用打,就等于拜過年了。
當然,也不是隨便拿一張名片就能拜年,因為拜年的名片有講究——必須要掛紅。就是說要么紅紙黑字,要么白紙紅字,總之名片上得有紅色,這是表示喜慶的意思。
此外,名片上好再帶上“口彩”,如“恭賀新禧”這樣的祝福語。民國的上流人士到了該拜年的時候,往往會專門定制一批既“掛紅”又帶“口彩”的名片,這些名片平日不用,專供拜年。
春節(jié)習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這首《元日》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描寫的是春節(jié)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quán)歸湖北衛(wèi)視,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
作為中國人,說到春節(ji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春節(jié)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是中國盛大、熱鬧、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的家鄉(xiāng),春節(jié)大概從臘月初八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到二月初二才結(jié)束。春節(jié)的習俗多種多樣。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家鄉(xiāng)—河北省滄州的春節(jié)習俗。
首先介紹一下臘月初八,它俗稱“臘八節(jié)”,通常是喝臘八粥。此外,在我的家鄉(xiāng),多數(shù)人家會用醋腌制大蒜,到過年時做吃餃子的配料,經(jīng)過近一個月時間的浸泡,大蒜呈碧綠色,入口沒有了生蒜的辛辣和刺鼻,只有淡淡的清香。這一天,通常也算是進入新年的倒計時了。
隨后就是一連串的過節(jié)習俗。在我家鄉(xiāng)一直流傳著一個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吃餃子,放鞭炮,算正式拉開了春節(jié)的序幕。二十四日,是通常意義上的掃塵日,打掃房間院子、擦玻璃之類的。其后的幾天都是置辦各種吃食,像炸豆腐、炸丸子,燉肉、蒸饅頭、蒸花糕,為的是過年之后鄰近的幾天不用勞動,享享清閑。
重點要說的就是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年三十這天家家必做的就是貼春聯(lián)、福字、窗花等。象征著喜慶。臘月三十夜稱“除夕”,除夕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硬幣的(現(xiàn)在人們講究衛(wèi)生,就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yù)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隨后就是守歲,傳說如果兒女熬夜守歲,父母可以長命百歲。因此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守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
等到零點的鐘聲敲起時,各家各戶要燃放鞭炮,慶祝新年的到來,也預(yù)示著辭舊迎新,來年紅紅火火。
大年初一早晨大概4、5點吃年三十包的水餃,吃飯前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jù)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吃完餃子后就開始走親訪友。在我家鄉(xiāng)初一這天是有很多禁忌的。初一忌打掃衛(wèi)生,一般在年三十晚上十二點前打掃一遍。大年初一吃餃子,碗里要剩下一到兩個,不能吃完,意味“年年有余”,一年都有吃不完的糧食。
忌吃藥,說是“初一吃藥整一年,而且啥病也治不好”,所以再重的病人初一也不吃藥。
禁忌動刀子和剪子,說是“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
忌動針錢,說是“初一動了針錢,挑了龍筋長(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針眼一樣小)針眼”。
忌打家具(盤、碗、酒具等易碎物品)認為打碎家具,一年四季不吉利。不過在當今社會,當孩子們由于不慎打碎了家具也不要緊,只要大人們趕快說上一句:“歲(碎)來(了)好,歲來好,歲歲平安”,也就化兇為吉了。
隨后就是大年初五,俗稱“破五”。這天要吃餃子,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qū)災(zāi)避邪之意。再之后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這一天大家要吃湯圓,象征紅紅火火,團團圓圓。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jié)彩,人們點起萬盞花燈,攜親伴友出門賞月亮、逛花市、放焰火,猜燈謎等,載歌載舞歡度元宵佳節(jié)。后一個就是二月初二了,有句話說,二月初二龍?zhí)ь^,因此這天大家都要趕在這天去剪頭發(fā),剪出好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