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功效
中醫(yī)認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jīng)。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癥。
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
苓桂術(shù)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1.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功能利水滲濕,而藥性平和,利水而不傷正氣,為利水滲濕要藥。
凡小便不利、水濕停滯的癥候,不論偏于寒濕,或偏于濕熱,或?qū)儆谄⑻摑窬?,均可配合?yīng)用。
如偏于寒濕者,可與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偏于濕熱者,可與豬苓、澤瀉等配伍;屬于脾氣虛者,可與黨參、黃耆、白術(shù)等配伍;屬虛寒者,還可配附子、白術(shù)等同用。
2.用于脾虛泄瀉,帶下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所致泄瀉、帶下,應(yīng)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常與黨參、白術(shù)、山藥等配伍。
有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
3.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luò),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
可用半夏、陳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術(shù)同用。治痰濕入絡(luò)、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殼同用。
4.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
5.抗癌。臨床常用治療食管癌、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潰瘍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屬脾虛濕盛、痰飲內(nèi)停、濕熱壅結(jié)者。
茯苓藥膳
1.土茯苓龜肉煲
配方:土茯苓150克,烏龜1只,味精5克,雞精5克,料酒5克,姜5克,蔥5克,鹽5克,棒子骨湯2500毫升。
制作
(1)將土茯苓洗凈,放入煲內(nèi),加入棒子骨湯,煲1小時。
(2)將烏龜放入盆中,加溫水,使其排盡尿液,洗凈,用沸水燙死,去頭、爪及內(nèi)臟,連龜甲、土茯苓同放人煲內(nèi),再煲2小時。
(3)起鍋前,加入調(diào)料,上桌,既可燙其他菜食用,又可佐餐。
功效:養(yǎng)陰補血,祛風濕,強筋骨。適用于拘攣骨痛、惡瘡癰腫、慢性濕疹、牛皮癬、更年期綜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