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補鈣只是“理論派”
很多人認為蝦皮在所有食品中含鈣高,所以選擇用蝦皮來補鈣。對此,高級營養(yǎng)師表示,蝦皮中的鹽分、致癌物亞硝胺都偏高,而且它很難嚼碎,所以鈣吸收率并不會太高。
雖然蝦皮中的含鈣量被證實為2000mg/kg,比牛奶還高,但如果想依靠蝦皮進行補鈣恐怕很難實現。藍孝杰解釋,用蝦皮補鈣是典型的“唯含量論”,沒有考慮到食物實際上能吃進去多少。“蝦皮很輕,每次炒菜多只能放5~10克,如果做湯只能放1~2克。雖然100克蝦皮中的含鈣量多,但因為吃的量少,所以人體得到的鈣也就自然不會太多。”營養(yǎng)師提醒,添加了蝦皮以后,要少放或不放鹽和味精,以免鈉攝入過多。
可是,這種想法是典型的“唯含量論”,在每100克食物的營養(yǎng)素含量數據背后,還隱藏著很多問題。
首先,沒考慮到食物實際上能吃進去多少
凡是做過飯的人就知道,蝦皮很輕,很干,一包蝦皮,能吃好長時間呢。炒菜的時候,每次多只能放一兩把而已,換算成重量,也就是5~10克。如果做湯,加1 ~2克就夠了。加蝦皮的菜,也不太可能天天吃頓頓吃。所以說,雖然100克蝦皮中的含鈣量多,但吃的量不多,得到的鈣也就不算太多了。
相比之下,牛奶喝起來非常之方便,天天喝沒問題,每個人每天一次就喝250克,得到的鈣總量達近300毫克,再加上日常膳食中的400多毫克鈣,已經接近800毫克的推薦量了。
其次,蝦皮這么多的鈣,真的能充分消化嗎?
實際上,蝦皮中的確鈣很多,但是吸收率并不理想。鈣要想吸收,首先要溶解出來??墒俏r殼是人的牙齒沒法徹底嚼碎的,在胃里面被胃酸作用之后,能溶解出來的也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鈣會隨著不消化的殘渣一起排出體外。除非對它進行微細粉碎,效果能好一些。
而牛奶中的鈣是可溶狀態(tài),和蛋白質、檸檬酸和磷酸形成微妙的復合物,完全無需人體咀嚼。
第三,蝦皮中只有鈣,沒有幫助鈣吸收的因素
它不含有維生素d,所以鈣的利用率得不到充分保證。奶類中天然含有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牛奶中的乳糖、酸奶中的乳酸以及乳蛋白質消化產生的酪蛋白磷肽,也能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奶中的鈣是各種天然食物中利用率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