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賣家為了追求光澤,在壺身上進行打蠟處理。凡內(nèi)行的壺友是絕對不會選購打臘壺的。其實好泥料的壺是不需要打蠟的,打蠟的壺肯定不是好壺,也就沒有多大收藏價值了。如何辨別壺體是否打蠟?zāi)?第一,感覺特別亮。第二,摸上去有一種摸蠟的異樣感覺。第三,水澆上去很快聚成水滴滾落,第四,聞上去可能有異樣味道。
紫砂壺斷代 有跡可尋
紫砂名壺怎樣來斷代歷來都是個難點,因為有關(guān)紫砂器的著述和文獻比較稀少,加之近年來的地下考古發(fā)現(xiàn)有明確紀年墓的器物少之又少,所以給紫砂器的斷代帶來一定的困難。還有一點就是歷代的名家作品仿制較多,特別是民國初年,幾乎所有紫砂界的高手都被聘往上海,對歷代名家作品進行精心仿制,燒制出了難以統(tǒng)計的仿名家款作品。這些仿品水平極高,與原作相比達到可以亂真的地步,這部分作品現(xiàn)遺存至今,給今天的斷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盡管在鑒定方面困難重重,但是仔細分辨,還是有蹤跡可尋的。
經(jīng)專家學者的努力研究,同時也結(jié)合近年來地下出土文物的印證,基本上可以根據(jù)砂質(zhì)、顏色、加工手法、造型等諸多方面綜合分析出作品的大致年代,不會有很大的差距。現(xiàn)將其總結(jié)的斷代方法介紹如下:
(一)造型
紫砂壺的造型明代的式樣較少,多為圓形、筋紋形。壺體偏大多提梁,有硬提軟提之分,無足寬平底,光素而少華麗,更加貼近百姓生活。清代初期砂壺造型多以自然形和幾何形為主。另外一些民間實用型壺類壺型小、流短、小耳柄、形制小巧玲瓏;清末及民國初期的砂壺造型、款識增多,附加的裝飾也多,多以仿古代名家為主,在形式上沒有太大的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