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紫砂壺制作工藝 紫砂壺原來這般難制作(2)

  焐灰的原理

  紫砂泥主要的著色元素是鐵,比如紫泥和朱泥,燒成后成紫色或紅色。焐灰的作用則是將紫紅色變成黑色,主要就是利用其中的鐵元素在不同狀態(tài)下呈色不同的原理,在第一次燒成是有氧氣氛中進行鐵元素和氧充分反應變成氧化鐵(Fe2O3),呈現(xiàn)紫、紅色,而在焐灰則是缺氧狀態(tài)下(還原氣氛)燒成,鐵元素在缺氧狀態(tài)下,在木炭粉(元素C)發(fā)生反應,碳元素(C)結(jié)合了氧化鐵(Fe2O3)中的氧離子,變成二氧化碳逸出,而氧化鐵(Fe2O3)也被還原成氧化亞鐵(FEO),氧化亞鐵呈黑色,所以焐灰的作品呈黑色。

  綜上所述,焐灰的原理就是泥料中主要的著色元素氧化鐵在缺氧的環(huán)境中和木炭粉發(fā)生反應,被還原成了氧化亞鐵,所以焐灰沒有任何有害化料的加入,只是鐵元素改變了存在的形式而引起了顏色變化。

  紫砂壺制作工藝之壺底

  壺底足也是構(gòu)成造型的一個主要部分,底足的尺度和形式處理,直接影響造型視覺的美觀。壺底大致可分為一捺底、加底(足圈)、釘足三種。粘接制作方式有明接、暗接兩種。直方挺直造型的壺宜用明接,圓韻渾樸的造型宜用暗接處理。

  (1)一捺底

  紫砂茗壺燒成因無釉、故無燒成粘缽之慮,制作省工省時,用一捺底處理圓器造型干凈利索,簡練靈巧。

  (2)加底

  在壺身成型時加一道足圈,并用脂泥復合嵌接,亦稱“挖足”。加底、腳圈應視主體造型而設(shè)置,用復子和勒子工具加工處理,亦有借鑒花盆底足處理手法,在方壺上采用挖出“犴門”有扁梯形托榫足等。

  (3)釘足

  它源于銅器鼎足,用釘足支架壺體,穩(wěn)而不滯,透出靈氣。型制大小,釘腳高、矮、粗、細宜視主體而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圓器一般用三支釘足。

  紫砂壺制作工藝之壺蓋

  紫砂壺以其里外都不施釉的特點,蓋與壺體能一起燒制,以達到成品壺蓋直緊、通轉(zhuǎn)、防塵、保溫的要求和作用。主要形式有壓蓋、嵌蓋、截蓋三種。

  (1)壓蓋

  亦稱“完蓋”。壺蓋覆壓于壺口之上的樣式,其邊緣有方線和圓線兩種,均與壺口相呼應。與口置平的泥片稱“座片”,彎起泥片為“虛片”,壺口泥片稱“坨子”,壺墻的泥圈為“子口”,幾個部位及轉(zhuǎn)折過渡用脂泥鑲接,潤合貼切、渾若天成。壺蓋稍大于壺口之外徑的俗稱“天壓地”,以適應功能和視覺的要求。

  (2)嵌蓋

  嵌蓋是壺蓋嵌于壺口內(nèi)的樣式,并與壺身融于一體。有平嵌蓋與虛嵌蓋之分,能達到“準縫如紙、發(fā)之隙”者屬上品。平嵌蓋口與壺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時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縮一致,僅有“紙、發(fā)之隙”,有圓形、方形、異形、樹樁形等。虛嵌蓋與壺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狀,形制規(guī)整??诓恳匝b飾線處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結(jié)構(gòu),與平嵌蓋手法相似,以嚴密、精縫、通轉(zhuǎn)為上。

  (3)截蓋

  這是紫砂壺特有的一種壺蓋樣式,以壺整體截取一段作壺蓋而故名。其特點是簡潔、流暢、明快、整體感強。制成后蓋與口不僅大小合適,而且外輪廓線互相吻接,絲嚴合縫,故技術(shù)要求較高。有截蓋、克截蓋、嵌截蓋之分。

  結(jié)語:通過上面小編的介紹,小伙伴們已經(jīng)大致了解了關(guān)于紫砂壺制作工藝了吧,紫砂壺制作工藝是那么繁瑣,是需要十分心細的人才可以制作出來的。很是珍貴,所以小伙伴們在使用紫砂壺時一定要仔細的保養(yǎng)它啊。

相關(guān)閱讀推薦:
紫砂壺工藝 紫砂壺制作工藝 紫砂茶具  史上全明星資料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
紫砂壺選購的兩個階段紫砂壺被很多人喜歡,然而在選購時卻也有著很大的學問。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chǔ)
紫砂方壺的制作原則與基礎(chǔ)紫砂壺深受大眾喜愛,我們外行人只能看看其外在的一些花紋。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
顧景舟紫砂壺特點及鑒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講收藏紫砂壺當做一種愛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