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創(chuàng)期的紫砂壺藝術
草創(chuàng)期是從北宋中期到明代萬歷年間,紫砂陶由此起源,是陽羨茗壺早期的光輝。宜興陶人開始掌握紫砂泥的特性,能夠制成泥片,而且吸收了宜陶缸、甕和漆器、家具等其他器物的制作工藝,并逐漸形成了“捏塑法”、“打身筒”和“鑲身筒”的基本成型方法,甚至采用了造缸時借用模具輔助擋坯成型,故有“供春更斫木為模”、“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現(xiàn)節(jié)腠”之說。當時的紫砂壺大都混于缸甕陶窯附燒,故多有“飛釉”和“火疵”等等毛病。
這時期的傳器有1976年宜興蠡墅羊角山紫砂古窯址發(fā)掘出來的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平蓋提梁壺和蘇軾設計的提梁(又稱東坡壺)以及供春制作的樹癭壺(又稱供春壺)等,是宜興紫砂壺的雛形。
宜興羊角山紫砂古窯址出土的早期紫砂殘片復原的三種紫砂壺,就是平蓋龍頭雙條把壺、高頸六方壺和平蓋提梁壺。色澤都是紫紅色,表里均無釉。其泥料要比當時的粗缸泥細膩,但色澤單一,產(chǎn)品表里的致密度差,并且常有火疵現(xiàn)象,這是由於原料不純、淘煉不精和燒時未用匣缽裝套,以及還原氣氛較重的原因。但從器物盛開的工藝手法上,已經(jīng)可以窺見明清紫砂壺的雛形。例如,在成型時已經(jīng)脫離了陶輪拉坯法,開始采用泥片鑲接法,而后者正是明清和現(xiàn)代紫砂壺的主要成型方法。至于壺嘴、壺把和的子的黏接方法,則采取了打洞捏塞法。又如六萬方形壺的壺頸頭起線,壺嘴捏塑成龍頭形,壺嘴根部的菱花紋飾,以及壺把上系帶小孔的處理手法等等,都為后來紫砂壺造型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在蜀山講學時,曾親身設計一種提梁式茶壺,烹茶審味,悠然自得,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詞句。后人就把他設計的提梁壺稱做“東坡壺”。坡公每當茶后,總要捧著這提梁壺玩賞一番。過了一段時間,“壺身久且色澤生光明”,他更覺奇異,視為珍寶。當初的茶壺呈磚瓦樣的黃色,稱之為“氐壺”,坡公有詩為證:“青煙白菜炒米飯,氐壺天水菊花茶。”
蘇東坡品茗賞壺的傳世佳句還有《試院煎茶》詩:“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蒙茸出磨細珠落,盼轉(zhuǎn)繞甌飛雪輕。銀瓶瀉湯夸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我今貧病長苦饑,分無玉錳捧娥眉。且學公家作茗飲,博爐石桃行相隨。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愿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其描述茶、茶湯、茶具、茶效一氣呵成,惹人入勝。“甌”為北宋茶器名,與茶罐等均為茶具別稱。坡公在詩中提及“茗飲”、“一甌”,此乃詩人與茶壺已達到日久相處、形影不離的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