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編者按:我們日常生活中吃完飯后有些常會做些運動助消化,這想法是好的,但是有些做法是不好的,飯后有些運動是不能做的,有些是很好的助消化運動。接下來小編為您推薦一種飯后運動方式“百步走”,當然百步走要走的科學健康才行,接下來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一下該如何走,一起來看看吧。
飯后科學百步走 健身健脾助消化
“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養(yǎng)生諺語。但“飯后百步走”并非指飯后馬上走,中醫(yī)專家指出,飯后怎么走、走多久,都有很多講究,若方法不對,不僅達不到健身養(yǎng)生目的,反而還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讓我們一起看看人們飯后都是怎么走的吧。
中醫(yī)專家:飯后緩行“以動助脾”
專家指出,脾為后天之本,人類健康長壽與否,與脾胃有直接關系。而養(yǎng)脾有補與動等方式,飯后散步緩行,以助脾胃消化功能,這是“以動助脾”的養(yǎng)護后天之道,因為中醫(yī)理論認為,脾主四肢,脾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運脾。
“飯后百步走”是千百年來被廣泛接受的養(yǎng)生觀,也有很多實踐支撐。孫思邈是唐代醫(yī)學家兼養(yǎng)生家,他以自身實踐活到101歲。他在《千金翼方》中就指出:“平日點心飯后,出門庭行五六十步,中食后,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緊接著又說:“食畢行步,踟躕則長生”。
飯后半小時后百步走才有助消化
進食后,立即臥床休息睡覺,于消化不利。古代即有“飽食勿便臥”,食后便臥會使飲食停滯,食后急行又會使血流于四肢,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而食后緩緩活動,則有利于胃腸蠕動,促進消化,這就是“食止行數(shù)百步,大益人”的道理。
但專家也指出,這個“飯后”我們的理解應當是在進食完20-30分鐘以后,而并非指飯后立即緩步散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食飽不得急行”。飯后百步并不提倡飯后急行,而是緩行,不宜緩行者也可擺擺手足。還有,部分人是不宜飯后百步的,如肝病患者,有冠心病的人等。
什么人飯后應該走?
無論是祖國醫(yī)學,還是西方醫(yī)學,都認為飯后散步是身體健康的秘訣。在美國,人們通常把飯后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的人稱為“生長在沙發(fā)上的土豆”,是指那些長期缺乏運動、中段肥胖,像是生長在沙發(fā)上的土豆一般的角色。遺憾的是,這種“土豆”近年來大有“增產(chǎn)”的趨勢。與此同時,那些和肥胖有密切關系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癥等,也悄悄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事實上,肥胖已經(jīng)成為僅次于吸煙的第二號致病因素。如果能堅持在空氣新鮮的環(huán)境中散步,不僅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吸收,也能減少把自己“種”在沙發(fā)上的時間。因此,對大多數(shù)健康人而言,飯后百步走依然是有益于健康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