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診
當前位置:江蘇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養(yǎng)生百科 > 診法
望診內容之一。是觀察顏面膚色的變化以了解病情的方法。診察時須注意顏色的沉浮、散搏、潤澤和上下擴散的方向等。如色明顯為浮,主表病;色隱晦為沉,主里病;色淡而疏落為散,多為新病、邪淺;色深而壅滯為摶,多為久病或邪盛。潤澤為有胃氣;枯稿為胃氣衰敗。病色上下擴展的方向,一般亦認為與病變方向有關。上述幾點,尤以枯槁和病色結聚一處為病情深重之象。臨床上,色診以“五色主病”為綱,但須結合癥狀,脈象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判斷。
基本概述
色診是中醫(yī)通過辨色來診察病情的方法,由于“色為氣血之所榮,面為氣血之所湊,氣血變幻,色即應之,色之著,莫顯于面”,加上面部診察之方便,經(jīng)驗之豐富,故望面色在色診上幾乎取得了代表地位,成為臨床診察重點之一。然面部色診古人論述雖多,但如何既提綱摯領地掌握而又切合實際地運用,卻并非易事。我省中醫(yī)泰斗姚荷生先生,生前曾從理論緊密結合實踐的角度,對面部色診的運用方法,提出過較為系統(tǒng)的見解。下面即是筆者在師從于先生之際,根據(jù)先師有關的文稿和作者隨師所學,就其該方面學術思想和臨床經(jīng)驗所作的初步總結。
察色須分色調、色澤與色位
大凡望面色,不僅要觀察色調之青、紅、黃、白、黑,尤須分辨色澤之明晦、澤夭、浮沉、聚散和色位之上下、內外等差異。因為別色調只能知其六氣之偏性,五臟之偏亢,而察色澤與色位乃關乎病機之虛實、病所之淺深、病程之遠近以及病勢之進退。就一般方法而論,在色澤方面,分明晦可以辨輕重,分澤夭可以觀勝敗,分浮沉可以知深淺,分聚散可以測遠近;在色位方面,分上下可以知病處,分左右可以別氣血,分內外可以辨進退。至于色調方面,五色既有五臟之分,又有六氣之辨。
色分明晦澤夭
病別輕重勝敗 色有光澤,光明無形,屬陽主氣,潤澤有象,屬陰主血。氣分淺而血分深,陽易復而陰難填。因此,病色光明者,為陽氣未困,色見潤澤者,乃陰血未傷,此病必淺在陽分而氣血均未受其太大妨礙,其勢自然較輕;若色現(xiàn)晦暗,預示陽氣被困,陰血受累,故病必重;若救治得當,正氣尚有望調復,若再失潤澤而現(xiàn)枯槁,則是陰血已耗,病必難復,此時邪勝正敗,就已不只是病勢輕重的問題,而更關乎生命之安危矣。所以臨床事實上,光明者未有不兼潤澤,此正能勝邪,病必較輕;而晦暗與枯槁則未必相兼,大致前者主邪實太盛,后者主正虛太深,皆候病重;而一旦晦枯相兼,是邪勝正敗之機顯露,則病易走向死亡轉歸。
養(yǎng)生加油站 |
- 養(yǎng)生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