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導致精神緊張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現代人頻受“周一焦慮癥”困擾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醫(yī)學心理科教授季建林告訴記者,其實“周一焦慮癥”還常被人們稱為“周一綜合征”、“上班恐懼癥”或者“藍色星期一”。它并不是醫(yī)學意義上的疾病,而是人們在面對由放松到突然緊張的巨大變化時,生理上和心理上產生的不適反應。因為周末放松的狀態(tài)也有“慣性”,要想突然“剎車”,轉入緊張狀態(tài),不管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有一定的難度。
心理學院副教授湯永隆表示,焦慮的產生是因為對可以預計的、即將到來或發(fā)生的事有所擔心,怕應付不了。周一的焦慮也是如此,因為周日的全然放松,導致了人們對第二天高強度工作能否順利完成的擔心,并由此產生煩躁、抑郁情緒。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史占彪的看法也與此類似,“周一有太多的事情要安排,這種因壓力產生的擔心就是焦慮出現的根本原因。”
此外,報道稱,研究認為,人們周一覺得焦慮的原因之一。就是周日熬夜導致睡眠時間比正常情況下少了一個小時。從這個意義上說,周一焦慮癥也并不是上班族的專利,學生在從放假到上學的前一天晚上也很容易出現類似問題,而這種表現在寒暑假開學時尤其明顯。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小孩因為知道父母不能再像周末一樣陪著自己,也會在周一受到大人的影響,表現出嚴重的“分離性焦慮”反應,哭鬧不止。
總的來說,每周開始時的不良情緒,并不會對身體產生太大的負面作用,因為人體的調節(jié)機制通常會在周二就將這種焦慮“消化”掉。但周一當天工作的完成情況,確實會因為精神狀態(tài)不佳而大打折扣。有時甚至還會與同事、領導產生口角。所以,我們也需要做些改變,將這種影響減到低。湯永隆說,治本的首要辦法是減壓,選擇一份合適并喜歡的工作時,人們通常不會有太大壓力,也就會比較少面臨焦慮問題。其次就是保證生活的規(guī)律性,特別是周日不要玩得太過放縱,周一盡量少安排些工作,以減小兩天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