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情緒饑餓”是什么?“情緒饑餓”是不是真的饑餓呢?“情緒饑餓”其實是缺乏的不是食物,而是一種關(guān)愛。那么,如何才能擺脫“情緒饑餓”呢?
情緒饑餓是什么 教你擺脫情緒饑餓
生活中,人們對缺乏食物的饑餓易于覺察,一旦饑腸轆轆,只需及時進食,饑餓狀態(tài)便很快消除。而人們對另一種比缺乏食物更難受的心靈空虛、百無聊賴、精神不振的不健康狀態(tài),卻一時難以擺脫。這也是一種饑餓,可以稱之為“情緒饑餓”。
凡是有思維的人,都不會缺少情緒,猶如不能缺乏食物、空氣和水那樣。情緒是指人從事某種活動時產(chǎn)生的喜悅或不快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喜怒哀樂,諸如事業(yè)的成功與失敗、人的悲歡與離合等,少了這些,人就失去了酸甜苦辣的情緒體驗。而那種長期無所事事、精神毫無寄托、缺乏情緒起伏的不健康狀態(tài),就是“情緒饑餓”的表現(xiàn)。
人為什么有時候會覺得心里空虛荒困,抑郁無聊,干什么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xiàn)頭昏腦漲,心煩意亂呢?科學(xué)家告訴我們,這是一種比缺少食物更難受的饑餓——“情緒饑餓”。
“情緒饑餓”是人長期無所事事、精神無所寄托、缺少情緒體驗時的不健康狀態(tài)。研究表明,人不可缺少情緒,如同不能缺少食物、水和睡眠一樣。
在我們的生活中,難以避免地會遇到各種喜怒哀樂;因為人生旅途經(jīng)常會有成功和失敗,會有歡聚與離別;然而,即使是為柴米油鹽而忙碌,或者因衣食住行而發(fā)愁,也同樣是一種情緒體驗。
因此,清貧勤勞的人一般很少有“情緒饑餓”。而容易發(fā)生“情緒饑餓”的則是生活富足、舒適閑散和沒有志趣、愛好和追求的人,這類人似乎無憂無慮,便不思進取,活力日減、情感麻木。久之,心情抑郁,煩惱上門,疾病纏身,歡樂遠去。人倘若長期得不到情緒的體驗,活力就會一天天喪失,情感就會一天天麻木,煩惱和疾病就會纏身,幸福和快樂就會遠離。
“情緒饑餓”自然會影響人的精神健康。因此,我們必須設(shè)法擺脫“情緒饑餓”,使思維正常運作,不致受阻。一般說來,“情緒饑餓”與人的生活觀念有很大關(guān)系。若能懂得從生活中尋找樂趣,思想有所寄托,不致缺少情緒體驗,就會遠離“情緒饑餓”。當然,我們不是主張當苦行僧,有意身陷清貧之中。而是說生活富足之后,不應(yīng)養(yǎng)尊處優(yōu),應(yīng)居安思危,不要“窮得只剩下錢了”。
無論悲歡離合,在一定程度上對心靈的觸動愈強烈,愈能使頭腦清醒,心境開朗。學(xué)會或參與一門藝術(shù),也是一種消除“情緒饑餓”的方法,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地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的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