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武術史上,曾有過蔡龍云先生用華拳技法于40年代分別戰(zhàn)勝白俄拳擊手馬索洛夫和美國重量級拳擊冠軍“黑獅”的戰(zhàn)例,還有吳式太極拳家吳公儀1954年在澳門迎戰(zhàn)香港白鶴拳師陳克夫的戰(zhàn)例。本文援引以上兩例不是說誰的拳好,而是說任何拳種都可以技擊。文練必須有武練為基礎,特別是太極拳。如果吳公儀只會推手,就不可能在對方猛烈的進攻中用一記撇身錘擊中對方鼻梁骨。可以說徒有內(nèi)功也未必能應戰(zhàn)技擊,因為功與技是相輔相成的,又是互跟互生的。功技并重是防身、技擊必須遵循的原則,即所謂:“功技合一”。
如果說武術的文練是以內(nèi)功來推動技法,那么武術的武練就是以技法來表現(xiàn)內(nèi)功。拳無技不榮,技無功不用。無技法的練功,不是拳術。有人說大成拳不用技法,其實不然。以為單憑內(nèi)功就可以搭手放人于丈外,讓應者立仆,如果不是內(nèi)行故意省略技法描述,就是外行沒看出技法。有關太極拳的神奇描寫莫過于此。實際上沒有穩(wěn)定的應戰(zhàn)心理和較為嫻熟的化打技法,同樣也是動急不能應,動緩不能隨,上不去,接不住,化不掉,發(fā)不出。任何人寫理論文章或介紹前人的功夫都應實事求是,要講科學,不能搞“神”化。因為這不是武打小說,也不是港臺武打影片,搞得人能在天上飛。以為內(nèi)功是高深莫測的,或強大的象原子能反應堆,都是不切實際的。內(nèi)功實際上是一種內(nèi)在的能力。即人體潛能,人人都有,但它因人因時因事有所不同,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只有功夫高低之分。狗急了會跳墻,人急了能拼命。60年代,上海光華絲綢廠著火,一女工情急之中搬起一臺電動機沖出著火的車間。后來她再想搬回原處,連推都推不動。不練功的人在正常的情況下不易調(diào)動這種潛能,往往只有在情急之下才行。而練內(nèi)功的人,由于平時練功已養(yǎng)成“眼前無人似有人”、“行止坐臥不離這個”的習慣,因此,一旦遇到情況立刻能“如同火燒身”,馬上調(diào)動起人的潛能,出手比常人快,勁力比常人大,這是毫不奇怪的。
拳本無法,有法也空,動即是法。一法不立,無法不容,文練法和武練法都是法。不深刻體悟這些道理,不在實踐中反復驗證,就無法攀登武學高峰。不少人習武多年還不能應戰(zhàn),特別是練太極拳的只會推手,不能對付其它拳種拳法,這往往是上來就文練,不重視或不會武練的結果。于是在推手中叫人家不要用力,冷不防給人家一拳。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提高對武練的認識,加強武練。
武練,是傳統(tǒng)武術的基本練法,是基礎。它是以技法為主的訓練,屬應戰(zhàn)技法。太極拳的武練法強調(diào)功架的工整,細節(jié)的變化,方向的正確,角度的巧妙,勁意的深透。吳式太極拳傳統(tǒng)練法中的低架子就屬于武練。它與中高架文練相比,架子低、步幅小、細節(jié)嚴、出功快,深受習練者喜愛,同時也令許多人望而卻步,因為難度大。例如,起勢中的馬步分掌,要求大腿蹲平仍保持上身中正,重心右移至一條腿時要平穩(wěn),不可有起伏。同時腰胯要徹底放松,渾身無一處僵硬。其行功走架時,閃展騰挪,步如靈蛇,身似游龍,翩若驚鴻。其折疊轉(zhuǎn)關處,勁意似斷非斷,層次分明,靈活多姿。這種練法不易為中老年人接受,不易推廣,無法象文練法那樣普及??梢哉f,如果太極前輩當初公開的是武練法、武功架,哪怕動作練得再慢,恐怕也難能有現(xiàn)在那么多中老年朋友參與了,更不會出現(xiàn)當代“翰林學士”競相出書論太極的熱鬧景觀。因為事實會讓“翰林”們明白:光靠一般性健身練法或單純文練,要產(chǎn)生“四兩撥千斤”、“耄耋御眾”的功夫,只能在文學作品中出現(xiàn)。
武練法除了套路訓練,還有單式、發(fā)勁、發(fā)聲,以及對接、喂拳訓練,也要練習排打等。但所有武練的內(nèi)容都是科學的,不違背生理特點的。如適當?shù)鼐毩暣蛏炒?,主要是感受技擊中的應力,決不是硬打蠻干,以打出一手老繭為“功”。
無論文練還是武練,都應在明師指導下進行,特別是初學啟蒙時,老師更為重要。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光靠看書、看錄像是學不會的。太極拳傳統(tǒng)技法相當細膩,要求相當嚴格,即使在老師指導下,也不是很快可以入門的,千萬不要以為看著書學真能成才,自學得有了基礎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