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生甘草如何食用

  生甘草就是甘草的一種存在方式,沒有進過加工的甘草,而生甘草主要是在呼吸類的疾病方面有很大的功效,對一些腸道疾病也有效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生甘草的具體信息以及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作用。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diào)和百藥。

  臨床應(yīng)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

  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

  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fā)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將其列為藥之上乘。南朝醫(yī)學(xué)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并言:“此草為眾藥之王,經(jīng)方少有不用者。”“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藥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jīng)。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yī)上,甘草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毒,調(diào)和百藥。臨床應(yīng)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fā)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西醫(yī)藥理發(fā)現(xiàn),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tài)反映的功能,因此在西醫(y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緩解咳嗽,祛痰,治療咽痛喉炎;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zhì)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zhì)功能減退癥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解痙和抗酸作用;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

  生甘草

  生甘草 - 【來源】

  單驗方

  生甘草 - 【原料】

  生甘草3~5克,桔梗5~10克。

  生甘草 - 【制法】

  開水沖泡,含漱、飲服。

  生甘草 - 【甘草性狀】

  根呈圓柱形,長25~100cm,直徑0.6~3.5cm。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衡疏的細根痕。質(zhì)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huán)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脹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根及根莖木質(zhì)粗壯,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質(zhì)堅硬,木質(zhì)纖維多,粉性小。根莖不定芽多而粗大。   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根及根莖質(zhì)地較堅實,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細而不明顯。

  生甘草 - 【國老——眾藥之王】

  甘草入藥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就將其列為藥之上乘。南朝醫(yī)學(xué)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國老”,并言:“此草為眾藥之王,經(jīng)方少有不用者。”“國老”,即帝師之稱。把甘草推崇為藥之“帝師”,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釋:“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調(diào)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   據(jù)測定,甘草中甘草酸的含量多在百分之十左右,還有甘露醇、葡萄糖等多種成分。由于甘草酸的甜度高于蔗糖五十倍,甘草真是名副其實的“甜草”。

  生甘草 - 【性味歸經(jīng)】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 。

  生甘草 - 【功能主治】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生甘草 - 【用法用量】

  1.5~9g。

  生甘草 - 【注意】

  不宜與京大戟、芫花、甘遂同用。

  生甘草 -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生甘草 - 【制劑】

  甘草浸膏

  生甘草 - 生甘草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

  1. 適宜胃潰瘍者、十二指腸潰瘍者、神經(jīng)衰弱者、支氣管哮喘者、血栓靜脈炎患者。

  2. 濕阻中滿、嘔惡及水腫脹滿者忌服。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diào)和諸藥。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臟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甘草性平,味甘,歸十二經(jīng)。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yī)上,甘草補脾益氣,止咳潤肺,緩急解毒,調(diào)和百藥。臨床應(yīng)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生用主治咽喉腫痛,痛疽瘡瘍,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fā)熱以及咳嗽、心悸等。

  甘草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jié)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前者,常與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湯、炙甘草湯。后者,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四君子湯、理中丸等。用于氣喘咳嗽。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yīng)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yīng)用。用于癰疽瘡瘍、咽喉腫痛等??蓡斡茫瑑?nèi)服或外敷,或配伍應(yīng)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用于調(diào)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diào)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另外,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diào)和諸藥。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如芍藥甘草湯。

  現(xiàn)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與烏賊骨、瓦楞子、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療熱淋尿痛的的輔助藥。

  總結(jié):甘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中草藥了,在許多疾病的治療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甘草也不是適合所有人使用的,所以我們在食用之前要注意是否為適合食用人群,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